第139章(第2/2頁)

裴縣尊手腕微傾,倒出兩盞香茶,遞胡禦史一盞。胡禦史道,“開蠻人之智,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端看如何用了。”裴縣尊飲口香茶,“我朝馬肥兵壯,有無上利器,可震懾外敵。另一利器,便當是我們漢人先賢流傳下來的文明奧義。既收復北疆,與其視北疆族群為外人,不如視他們與漢人無二。用朝廷的兵馬震懾他們,用先賢的文化教化他們,必得一用。”

裴如玉年輕俊美,端方穩重,且有治理一方的氣魄,胡禦史心下也不禁暗贊一聲,想有子當如此。

袁郎中對裴如玉的看法完全相反,尤其袁郎中查賬,越查越是不滿,裴如玉就任以來,稅銀著實沒少收,卻一兩都沒有押送至朝廷。

地方稅是可以截留一部分用於地方治理的,袁郎中從未見過這等膽大妄為之輩,慷朝廷之慨以邀天下民心。

袁郎中冷沉著臉,侍從提來食盒,菜色上桌,袁郎中一看,更堵心了,分別為:燉豬肉、炒豬肉、熘豬肉以及豬肉湯……

自打他住進縣衙,就一日三餐的豬肉飯,隔壁胡禦史那裏則是每日雞魚肘肉換著花樣來,話說,姓裴的這是什麽意思,還有白大人,您是不是誤會什麽了啊!袁某我並不是非豬肉不食啊!

因為第一次送飯的管事媳婦就說了,知道袁大人愛吃豬肉,白大人特意交待廚下給袁大人準備的。

把袁郎中吃的都想住驛館了,可又不能去,無他,白大人官位高,邀你們住她家這絕對是擡舉,你非要去驛館,也不住白大人家裏,這就是對上官不敬。

看著賭心的豬肉飯,想著賭心的裴狀元,袁郎中賭心賭的食欲不振,已經想好回朝如何參裴如玉一本了。

相對於袁郎中,胡禦史對裴如玉觀感一路飆升,私下也透露了一些信息,“你這裏這幾年動靜不小,修築城墻,加蓋外城,修井渠,樣樣都是大事。朝廷著我來瞧瞧,裴大人,你這裏除了糧稅,可沒見半點商稅上繳。朝廷規定,商稅三十取一,你也知道的。”

裴如玉道,“話雖這樣說,可我們縣不比江南、晉中、帝都周圍這些富庶地方,胡大人來的路上定也見到北疆人很多都是住地窩子的。卑職剛來月灣時,城墻塌的塌倒的倒,百姓們一半是住地窩子的,我們縣的老縣丞余大人,六十多歲的老人家,衣裳上打著補丁。我瞧著心裏真難受。”

“內子作坊開起來,城裏多了些熱乎氣,卑職瞧著城墻委實不安穩。我們這裏不比關內啊,馬賊強盜都不稀罕,不瞞大人,剛開始修城墻用的是卑職的私房銀子。眼下縣裏瞧著熱鬧,商稅每年也不少,可瞧瞧縣裏多少用銀子的地方,您心裏對我們縣的商稅也得有個估量,可實話說,收的遠不及用的快,現在縣衙還欠我五六千銀子沒還上。”

“給朝廷的商稅,我一筆一筆都記著哪。”

“那怎麽沒見押送到朝廷。”

“實在是我們這裏用錢的地方太多了,我給朝廷打了欠條。”

胡禦史盯著裴如玉,一時仿佛沒明白裴如玉的意思。天哪,明明是給朝廷收的稅,他自己全花了,然後說給朝廷打個欠條……真不愧是狀元郎,旁人就是這麽幹了,也不敢這麽說啊!

裴如玉給胡禦史的茶盞裏續滿茶,訴些苦楚,“實在是縣裏艱難,何況,眼下稅費沒幾個,與其現在竭澤而漁,我倒是另有看法。”

“願聞其詳。”

裴如玉道,“北疆陽光充足,是種棉花的極好地方,內子進行過對比,這裏的棉花品質比關內更佳。內子並不私藏織機技術,安撫使大人很願意推廣,與其現在急著收商稅,何不待棉布在北疆形成產業,朝廷單獨設立棉稅司,介時北疆必能大有益於朝廷。”

胡禦史看向裴如玉,饒是他也並未料到裴如玉有如此氣魄,只是,這到底是裴如玉在商稅上的脫身之策,還是真有此安排。他並不容易被糊弄,“這需要多久,是隨口說說,還是有具體計劃?”

“當然有具體計劃,我幾次到府城,都同安撫使大人商議過。”裴如玉說,“我曾寫過計劃書給安撫使大人,書房應該還有一份存档,您要看,我著人取來。”

“現在不急,晚上給我就好。”嘴裏說著不急,時間都定好了。

天高雲淡,兩人繼續君子端方品嘗今春新茶。

裴如玉的神色悠然坦蕩,天邊雲卷雲舒,風起雲又散,映入他的眼瞳,卻又似乎不在他的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