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聖壽節(第2/2頁)

皇上大約是真高興,到得後來,甚至自己擊案高歌,還拉著幾位親王一起起舞,直到月上中天,興盡了才散席。

劉琰之前就考慮過太晚了,回宮未免折騰,早早讓人把望春宮、結綺院、流芳院等處收拾出來,好讓太後、皇上就近留宿。

皇上雖然頗有醉態,卻堅持要和太子一起送太後回望春宮,劉琰只得把皇子公主們托給德妃、賢妃,先陪著去望春宮。

進了大殿,皇上扶著太後,請她上座,自己坐在一旁,又叫劉琰和許京華過來,一手拉一個,對太後說:“娘娘,兩個孩子的婚事,咱們就這麽定了吧。”

太後這時也沒什麽好說,只能點頭:“等京華出小祥,再下旨意吧。”

“自然,自然。”皇上笑著把劉琰的手按在許京華手上,對她說,“我就把太子交給你了,你們兩個,以後要相親相愛,知道嗎?”

許京華紅著臉點點頭。

皇上又轉向劉琰:“你自己心裏有數,我就不說了,去吧,讓我和娘娘說幾句話。”

兩人便自然而然地牽著手告退了,皇上側身看著他們離去,感嘆一聲:“年輕真好。”

太後道:“皇上才過而立,也年輕著呢。”

皇上搖搖頭,撐著椅子扶手起身,徐若誠要來攙扶,皇上卻撥開他道:“不用,你下去吧。”

太後以為皇上要說什麽要緊事,便勸道:“我看皇上喝得不少,要不先回去歇了吧,有事明日再說。”

皇上卻走到她跟前,半轉過身,一屁股坐在了腳踏上。

太後嚇了一跳,低頭道:“皇上這是……”

“娘。”皇上把頭輕輕靠在太後膝頭,低低叫了一聲。

太後一頓,聽皇上接著說:“您還記得嗎?南下逃難的時候,您都讓我叫‘娘’。”

為了活命扮成流民,她帶著個孩子,當然只能母子相稱……那是他們這一生中最艱難困苦的時光,太後怎會不記得?她把手放在皇上肩頭,輕輕拍了拍。

“可是後來,到了建康,見了父皇,進了宮,您就再也不準我叫了。”

太後眼眶濕潤,低嘆一聲:“尊卑有別……”

“我特別羨慕老五,可以光明正大地叫您娘。”皇上聲音裏有了笑意,“他剛出生時,我真的一點都不喜歡他,覺得我只有一個娘,還讓他給搶了。”

太後只能看見皇上後腦勺,不能察言觀色,索性直接問道:“那你後來怎麽又願意哄他了?”

“因為我大婚之前,每年生辰,您都親自下廚給我做一碗面,但沒給老五做過。”

太後有些心酸,她第一次下廚給皇上做壽面,是他們到建康以後,皇上第一個生辰——整個建康皇宮,只有她一個人記得小皇子的生辰,她求爺爺告奶奶,好不容易才做了那麽一碗面給小皇子慶生——那碗面的滋味,哪是齊王這種生來富貴、半點苦沒吃過的孩子能懂的?

不光齊王,連先帝,太後也沒自己下廚給做過什麽吃的。

“所以那日琰兒生辰,京華自己說想做碗面給琰兒送去,我很受觸動,琰兒很幸運,能在最好的年紀,遇上這樣一份真心。”

太後笑道:“知道啦,我這不是答應了嗎?”

“您還得長命百歲,看著他們生兒育女。”

“好好好。快起來吧,坐那兒不涼嗎?”

“我還想叫您一聲娘。”

“……叫吧。”

“娘。”

“哎。”太後答應一聲,伸手扶正皇上頭頂冠冕,“這一年多,皇上辛苦了,好在如今毒瘤已清,皇上歇一歇,盡管大展拳腳吧。”

皇上這才高興,扶著太後的椅子站起身,說:“那我回去歇著了,母後。”

太後知道這時候不能糾正他,便點點頭,揚聲叫徐若誠進來,“好好服侍皇上就寢,記得喝一碗醒酒湯。”

徐若誠答應著扶皇上出去,太後輕輕一嘆,親信老嬤嬤自內殿過來,勸道:“娘娘也歇著吧。”

“嗯,京華呢?”

外面進來宮人稟道:“殿下和郡主出門就遇見了齊王殿下,郡主已經回房就寢了,齊王殿下和太子殿下去了流芳院。”

太後:“……他怎麽沒回家?”

“齊王殿下沒說。”

太後不禁煩惱:“一個省心的都沒有!”

老嬤嬤笑著勸道:“娘娘如今才省心呢,郡主做了太子妃,以後日日在您跟前,多好!咱們王妃也有了身孕,明年你就抱小孫子了!還有皇上,老奴沒什麽見識,但皇上今日借著酒同您掏心掏肺,不也是為了讓您安心嗎?”

太後聽得怔了一會兒,才笑道:“你說的是,我真是越年老越多慮,罷了,不管了,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