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小天地(第2/2頁)

劉琰點頭:“是談了一番。”

“談什麽了?”

“不告訴你。”

“……”許京華哼一聲,“小氣。”

劉琰笑著解釋:“就像你和朱姑娘她們談的事情,也有不方便告訴我的一樣,我和五叔談的事情,真的不能同你說。”

“行吧。你猜我昨晚乞巧,結果怎麽樣?”

“穿七孔針麽?”

許京華點頭,劉琰沉吟片刻,問:“說實話嗎?”

“……說假的吧還是。”

“得巧了?”

許京華:“……”

劉琰見她皺著一張臉,失笑道:“不過是玩,你還當真麽?你的巧,不在手上。”

“那在哪兒?”

劉琰點點自己額頭:“在這裏——你是我見過最聰明的姑娘。”

“少哄我,你以前還說你只認識我一個姑娘呢!那當然我最聰明了,沒人和我比。”

劉琰無法反駁,只得另辟蹊徑:“那好吧,我這樣說,你比我見過的大部分男子還聰明。”

“多大部分?”

“九成。”

許京華滿意了,“你說得對!我又不用自己做衣裳,手那麽巧幹嘛?來賽馬吧!”

她說著一夾馬腹,縱馬狂奔,劉琰揚鞭追去,兩人在顯慶宮寬闊平坦的遺跡上,縱馬奔馳幾個來回,各自出了一身汗,才下馬休息。

坐在樹下喝了杯茶,許京華突然站起來:“我帶你去個地方。”

劉琰擡頭正看見她沖自己眨眼,便笑著起身,跟她走到河邊過了橋。

“你們在這兒等著。”許京華回頭止住隨從,“我們一會兒就回來。”

橋那邊有座廢棄樓閣,她並不進去,沿著墻行到東面,是一大片蘆葦叢,許京華隨手揪了一片蘆葉放入口中吹奏起來。

劉琰跟在後頭,看她輕車熟路的樣子,顯然是來過許多回了,就悄悄回頭,瞪了躡手躡腳想跟上來的楊靜一眼,楊靜趕緊停下,默默退回橋邊。

許京華心情好,吹的曲子也不同以往,顯得很歡快。

劉琰跟著她走進蘆葦叢,向北走了一段,只見遠處灌木叢生、荒草瘋長,沒什麽特別,許京華卻突然向左一轉,他跟著轉過去時,她不但人不見了,連曲子都停了。

“京華?”劉琰叫了一聲,沒人應答,他覺得許京華一定是逗他,就站在原地,四處打量。

這裏應該是那處樓閣的北墻外,墻體倒了半截,墻內藤蔓越過半墻爬出來,已經攀到外面竹子上,顯得特別荒涼……等等!

劉琰蹲下來,扒開荒草,在半墻、藤蔓與竹子形成的夾空裏,成功捉到一個笑嘻嘻偷看他的許京華。

“進來。”許京華招招手,“我割掉了一些綠藤,裏面可以站直的。”

她幫著劉琰拔開擋路的藤蔓和荒草,劉琰低頭彎腰進去,許京華隨即放手,藤蔓垂下,荒草彌合,裏面頓時自成一個小天地。

這個夾空不大不小,若是放一面小幾,再鋪一張竹席,坐四個人也沒問題,只是挨著半墻那邊沒法站起來而已。

“你站這裏。”許京華伸手拉住四下打量的劉琰,讓他和自己一起靠到竹子上,“擡頭。”

劉琰聽話地擡起頭,發覺這裏竟然露出一角天空,能看見厚重的白雲正緩緩移動,耳邊風過竹林,沙沙作響,心裏一時寧靜極了。

許京華看他的樣子,知道他也喜歡這裏,就拿起蘆葉,又開心地吹奏起來。

劉琰看著白雲靜靜聽著,直到她吹完一曲,才轉過頭問:“這曲子叫什麽?”

許京華嘰裏咕嚕說了一句,劉琰瞪大眼睛:“胡語嗎?”

“嗯,用我們的話說,就是雁兒歸的意思,他們胡人春日裏最喜歡吹這個。”

劉琰好奇:“你能用胡語和胡人說話麽?”

“不能,我就會那麽幾句。段弘英會的多。”

“你是跟他學的?”劉琰略有點酸地問。

“有的是,有些從小就會,我們那兒胡人太多了,要打交道,總得會說幾句,我爹也會的。”

劉琰心裏舒服一點,又問:“你不是說段弘英的母親是漢人嗎?他和誰學的胡語?”

“他娘雖然是漢人,但並不是我們這樣從中原逃難去的,而是世代就在幽州定居,所以本來就會說。他又姓段,怎麽可能不學胡語?”

劉琰看她擺弄著蘆葉,又放進嘴裏吹奏,一句“若段弘英他日進京,你想見他嗎”到了嘴邊,又慢慢咽了回去。

何必給她這種盼頭?就算段弘英真的進京,那也是幾個月以後的事,說不定那時候,她已經……劉琰偷偷笑起來。

“偷笑什麽呢?”許京華余光瞥見他笑,拿開蘆葉問。

“沒什麽,我只是在想,我們要是能一輩子這樣就好了。”

他這句說得又溫柔又低緩,許京華聽入耳中,只覺耳朵都發燒了,一時竟不知怎麽回答——一輩子,可不是能輕許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