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回來就好(第2/3頁)

“你少來!”齊王一直盯著劉琰,沒錯過自己那句搶白後,他被刺痛的神色,語氣便也緩和些,“我沒比你大幾歲,咱們又是從小一起長大的,名為叔侄,實則同親兄弟也不差什麽。你有什麽事,讓我替你擔著,我沒二話。但……”

他回頭看一眼轆轆而行的馬車,“京華例外。我答應過死去的同母兄長,以後對京華視同親生,所以就算是你,也不能把她拉進這潭深水裏!”

“說白了,你還是不信我。宋懷信的事,我從頭到尾沒有預謀過,頂多是想繞個路,多耽擱幾天,不再向北走,好讓她改變主意……”

“那你請到宋懷信之前,為何不傳信回來?你難道不知道,沒有消息,我們會有多焦急?我告訴你,這次要是你父皇要打你,我絕不攔著!”

“你怎麽說得,像是你以前攔過一樣?我父皇什麽時候打過我?只有先帝要打你,我幫忙求情的好麽?”

“別扯開話題!說,為什麽沒有音信?”

到底是從小一起長大的,兩人吵了幾句,劉琰也就沒什麽說不出口的了,“我怎麽傳啊?說我們路上還想遊山玩水、體察民情麽?”

齊王氣得站住腳,拿馬鞭比劃了劉琰一下。

許京華一直躲在車簾後面偷看,見到這一幕,怕齊王真生氣打人,忙掀開簾子喊:“叔父!快上馬趕路吧!”

齊王答應一聲,回頭沖劉琰說:“你等著,回頭我非攛掇皇兄揍你。”

說完叫人把馬牽來,翻身上馬,催馬走了。

劉琰落後一步,回頭看向馬車,許京華還掀著簾子,沖他伸出一根手指,又指指她自己。劉琰笑了笑,雙手抱拳擡高,表示感謝,然後才上馬追上齊王。

這裏距離洛陽城還有些遠,他們緊趕慢趕,進城時,天也已經黑了。

齊王帶著他們直接進宮,郭楮已經等在宮門內,“皇上有命,令大殿下即刻去乾元殿面聖。”

只叫劉琰一個人去,許京華就有點擔憂,劉琰卻面色如常,和他們道一聲別,就走了。

郭楮又對宋懷信說:“宋先生請一道去見太後娘娘。”

“是。”

一行人往慶壽宮走,許京華越走心裏越慌,悄悄問齊王:“叔父,娘娘生氣了吧?”

齊王:“你怎不問我生沒生氣?”

“……那叔父生氣了嗎?”

“生氣。”

“對不起叔父,我錯了。”許京華老老實實認錯。

齊王問:“知道錯在哪兒嗎?”

“我不應該自己偷跑了……”

“不!”齊王毫不留情打斷,“你錯在有事憋在心裏,假裝沒事,還不吭聲地跑了!因為這個,我們固然生氣,但更傷心,你根本沒把娘娘和我這個叔父當成親人!”

許京華鼻子一酸,恰在這時,走在後面的宋懷信低低咳嗽兩聲,她想起老先生的“教導”,別說哭,連鼻中酸意都沒了,只能低頭不吭聲。

好在齊王心疼她一個孤女,也不忍心再說,又自己往回拉,“娘娘也沒生氣,還覺得是自己不好,沒照顧好你,不然你怎麽會走呢?”

許京華更慚愧了。

便在這時,郭楮突然“咦”了一聲,“娘娘好像出來等了。”

許京華聞聲擡頭,果然見慶壽宮門口燈籠大亮,好幾個人正簇擁著太後等在那裏。

她眼眶一熱,小跑著奔過去,到太後身前跪倒,扶著她的腿哽咽道:“京華不懂事,讓娘娘操心了。”

太後摸摸她的頭,又摸摸她的臉,俯身仔細打量,說了句和齊王一模一樣的話:“回來就好。”

許京華眼淚一下子湧出來,太後柔聲道:“不哭,快起來,給我介紹你先生。”

她抹一把眼淚,扶著太後的手站起身,先問:“娘娘病都好了麽?怎麽瘦這麽多?”

“好了。瘦點精神,沒事。”

許京華想著宋懷信還在,確實不好細問,只得回頭介紹。

宋懷信拜見了太後,太後將人讓進殿去,溫聲道:“難為先生了,這兩個孩子淘氣,恐怕沒少攪擾先生。”

宋懷信當然答沒有,著意誇了大殿下幾句,又說許京華:“郡主聰明伶俐,有大智慧,卻未曾識字讀書,草民得知,深為惋惜,遂不揣淺陋,忝為蒙師。”

“先生太自謙了,您這樣的經天緯地之才,給京華做老師,實在是委屈您了。”

太後讓人送上茶來,又問了幾句路上情況,皇上終於帶著劉琰來了。

這麽晚了齊王還把宋懷信帶進宮,而不是先送去許府安置,就是因為皇上迫不及待要見他。

但宋懷信既然是打著許京華老師的名號進京的,自然也不好一進京,就去乾元殿面聖——這未免顯得太鄭重其事,令人遐想。

太後也是因此才多與宋懷信談了幾句,等皇上帶劉琰進來,便說:“你們談吧,我和孩子們說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