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3章 一個交代(第2/3頁)

她反手就一個耳光抽了出去。

若不是不想落了個威逼恐嚇的罪名,若不是不想叫這幫臣子以她被“當面揭穿,所以惱羞成怒”而借題發揮,若不是這裏是禦書房所以不適合見血鬧人命,那麽她一定毫不猶豫拔了簪子就直接割了這白眼狼的喉!

即便如此,屋中也同時響起了好幾道“住手”聲,全然都是對知書這一重要證人的保護姿態。

程紫玉沒理他們,只狠狠盯住了知書。

“我不知道你做假供背叛我的緣故,也不知道是誰答應了你什麽,但我可以明白告訴你,縱然你自以為板上釘釘,我不一定還能洗脫冤名,但我就是死,也會拉著你陪葬!只要我不點頭,你就還是我的奴才!我倒要看看,你背叛我,究竟能不能得到你想要的!”

程紫玉磨著牙,眼看著知書決堤的眼淚漸停,並有慌張閃過。

竟然還知道怕?

程紫玉自認,自己即便真落於上輩子一樣的絕境,哪怕殺不了朱常玨和朱常安,但想要親手收拾了這個白眼狼還是不難的!

知書是真慌了,跪地就求,求著程紫玉,求著皇帝,也在求著在場所有人。求所有人相信她,庇護她,求那些人再給她的主子一次機會……她那模樣楚楚可憐,弱勢至極,分明就是左右為難,走投無路的模樣。

“所以郡主,這個,確實是你的心腹丫頭吧?”楊閣老發問。

“她是我的丫頭,卻絕對不是我的心腹。區區奴才,又不跟在我身邊,滿嘴所言都與主子不一條心,何來心腹之說?不是!”

“可程家上下都知,這個叫知書的,是一直跟在你身邊的,而且是你程家紫羿軒的管事之一,確有此事吧?”

“是,但我……”

“是就行了。郡主若對知書姑娘不信任,又如何會讓她成為自己產業的管事?好了,知書姑娘,請把你先前所言再說一遍。郡主也請稍安勿躁,且聽聽您的管事怎麽說,您再行辯駁不遲。”

知書所言,無非就是確認了程紫玉與朱常哲等人的勾結。

說,主子在南巡時候便在李將軍和哲王之間苦惱。後來雖選擇了李將軍,可依舊沒能斬斷與哲王的聯系。

說,在哲王停留江南修壩之時,便與主子私會過幾次。這話無疑是證實先前民間關於兩人有勾搭的傳言,此刻從程紫玉的貼身侍女口中道出,可信度自然不低。

尤其知書還拿出了一顆珠子——程紫玉都快忘了的珠子。就是那顆南巡時朱常哲示好贈送,卻是從康安伯手上流出的珠子。

無疑,這顆珠子的出現,再次成為了她與朱常哲關系不俗,與康安伯有所牽連的證據。

程紫玉嗤笑,她北上之時,這些身外物大部分都鎖在了庫房,真是不想,這會兒還被人盜上了。可見,溫柔姐這個紫羿軒的大管事,對這幫人來說非得倒下的必要性。

知書又交代,關於善堂善款之事她半點不知,因每次善款外捐,要麽是主子親力親為,要麽便是入畫去兩江衙門辦的。程家和紫羿軒的其他人都是不知內由的。或許,將入畫帶來好好審審便能查明……

這個“不知”,攻擊力比指證還厲害。越是不知,便更顯程紫玉的偷摸鬼祟見不得人。而知書如此明指入畫,卻讓程紫玉愈加憎恨。

顯然入畫的南下還是妨礙了幕後人的計劃,他們巴不得入畫也被強帶入京吧?

可知書她的良心呢?入畫與她的關系那是比親姐妹還要親的。兩人一起長大睡一個屋子,那情誼非同一般。她不但要叛主,連好姐妹也要推人火坑嗎?

程紫玉氣得喉頭發苦。

那邊知書還在交代所謂的事實:

在完成了大周軍中的兩批指向物後,他們便拿到了新的圖紙。匠人們自然發現了圖紙上文字變了,但既然是康安伯指定,哲王要求的,他們心道其中大概有作戰機密,自然不會多問。

知書又追加了一份證據:一份“程紫玉”寫回荊溪的手信。

內容正是要求荊溪工坊按圖紙開模制件,並將做完的指向物交付哲王要求的地點。信中還反復強調:萬事保密。萬不能泄露。

程紫玉看完呵呵笑。

這封信,仿冒的很好。

在她看來,幾乎能以假亂真。不論筆鋒頓挫,還是神韻習慣,都仿到了九成九。

她竟是不知,知書早就仿了她的一手字。

也對,知書知書,最開始的時候正是字寫得好,才被自己相中帶在身邊的啊!那麽好的天賦,每日對著自己的字,仿寫還不是手到擒來?

……

就這樣,知書以程府管事的身份,出來將從程家上下到程紫玉朱常哲康安伯都狠推了一把。

禦書房又熱鬧了起來。

人證物證,自然是要徹查加追究的。再有利益和站位的關系,就是太子黨也巴不得此刻一腳便將朱常哲和康安伯踩下塵泥永無翻身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