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回饋之選(第2/3頁)

而即便文蘭是笨蛋沒領會皇帝意圖,後果也是一樣的。皇帝一定會找了使臣跑一趟朝鮮,將文蘭這些日子所有的胡鬧之處都一字不落傳達給朝鮮王。

詢問意見也好,討要說法也罷,到時候朝鮮為了平息雷霆之怒,同樣會有所表示。

若皇帝真惱了文蘭想出手,在事發後便不會將這事歸咎為“誤會”,當時便應該發落了文蘭……

所以皇帝一早便有了自己的主意。

這才是大周皇帝!他能容忍兒子們在前朝的相鬥,自然也無所謂後院的相爭。文蘭怎樣他並不在意,關鍵在於文蘭能給大周帶來多少利益。

文蘭識相,除了主動表示了回饋之情,還表達了願修書朝鮮反省之意,可想而知,朝鮮王收到這封書信後,為保聲譽和女兒前程,也一定要大出血一番……

皇帝的算盤比商人打得還要響!

文蘭是朝鮮王夫婦最疼愛的掌上明珠,若將文蘭退回去,朝鮮又無其他適齡公主,屆時補來的貴女自然也就不如文蘭有利用價值了。所以哪怕是為了長久考慮,只怕皇帝也從未有過遣返文蘭之意……

此外程紫玉也知曉,這次文蘭身後的陪嫁不少,甚至有一座金礦,足見文蘭在朝鮮的受寵程度。就沖這一點,皇帝也必須要將文蘭留在大周皇室。

且東北路裏蠻夷不少,大周與朝鮮一直都是聯手合作,加之海上倭寇之擾,大周與朝鮮幾十年如一日地保持了一片和睦。

所以皇帝哪怕對文蘭再厭惡,也絕對不會為了這麽點小事而讓兩國有生出罅隙的可能。

想來文蘭也是早就想通了這一點,才既敢在皇帝面前求賜婚,又敢囂張對王玥出手。說穿了,就是她知道自己有叫人割舍不掉的價值,才敢有恃無恐罷了。她清楚,只要鬧得不過分,皇帝都會對她睜一眼閉一眼。

當然,她是聰明人,今日若不是被算計,她也不至於馬失前蹄,吃了這麽個暗虧……

而在皇帝與文蘭達成了“共識”後,他兩人之間的氣氛一下便輕松又融洽了起來。

皇帝索性將皇後和昭妃的來意跟她挑明,又直言因著她的過分,他不好包庇,所以她得暫退一步。

文蘭聽懂了。其實從太後被昭妃那一慫恿,皇帝對太後的一應承,她就知道難逃這個結果了。雖有這個心理準備,可當這個暗示從皇帝口中道出後,她還是不甘又惱火,她想手撕了昭妃的心都有了。

“我是一國公主,既是要做妾,自然不能丟了顏面。相比四皇子,太子才是良配。”

文蘭選了太子。

按著她父王的本意,為她看中的便是太子側妃之位。雖然現皇帝龍體尚算康健,可太子畢竟占了個嫡,又有皇後和不少大族的支持,將來登基的可能至少能占五六成,無疑是他們最好的選擇。

而且太子妃出身高,學的是皇後手腕,為保蕭氏顏面,太子後院至少不會有大波瀾。而文蘭出身外族,哪怕生下兒子也不會對蕭氏一族產生威脅,所以太子妃也不會對她過多為難。

因而對文蘭本身來說,太子的確是個良配。朝鮮王也算是費了心思。

可兜兜轉轉,她還是選擇了太子,卻虧掉了名聲,這口氣,文蘭堵得慌!

若昭妃做人留一線,不對她如此徹頭徹尾的算計,她或許還會為了名聲忍了這口氣。可昭妃太小看她也太高看朱四了。

對此刻的文蘭來說,成為一個弱勢皇子之妾帶來的丟臉並不比她的名聲之辱要小。昭妃算錯了,她並不打算忍氣吞聲。

而且皇後還親自對她表示了誠意,那麽她自然再無後顧之憂。

水往高處流,她選太子毫不猶豫!

當然,她不會承認先前的眼瞎,而是只怪對方太無恥。顯然,要想報昭妃母子這個仇,勢大的太子也同樣是最好選擇!……

“文蘭出來的時候目光堅定,應該是恨上朱常安母子了。她一走出聖上院子,便著人去找了他們朝鮮的金特使。皇上那裏應該是明早就會將處置結果公布出來。”

“皇上那裏召見一結束你就過來了這處,皇上萬一找你豈不是尋不到人?”

李純頓時笑了。

“皇上急著擁美人入眠,文蘭前腳一走,於公公便找人去擡田氏了。我出來時,田氏已經到了。皇上這會兒可沒空搭理我。”

差點忘了這茬。

這種時候,這種狀況下,談及這種事顯然不合適,程紫玉頓時紅霞滿面。好在李純說得坦蕩,稍緩了不少尷尬。

李純瞧著她粉嘟嘟的臉頰,腦中跑出了“人面桃花”幾個字,下意識便想拿手去觸一觸她的臉。

程紫玉往後一躲,面上紅雲更重。

“不早了,你回去吧。這會兒夜深,不會有人瞧見的。”

李純的手懸在了空中,來不及尷尬,他一下以為她的閃躲是因著他剛剛那話而誤解了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