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民亂(第2/2頁)

“除此之外,據臣查明,業城中學堂只有一座,其中學生寥寥,百姓不重學,多以攔路客商作為收入來源,官員無所作為,這才造成了如今業城的狀況。臣懇請陛下令業城造縣學,教化百姓。如此可笑的民亂,百姓沒有明辨的能力,究其本源是民風教化問題。”裴行庭道。

明宗帝點頭,連聲神色微緩:“準。”

又有官員出列:“陛下,此事顯而易見,當地官員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說起來業城縣令當年也是進士出身,乃喬相門生。此事絕非一日之功,乃經年日積月累,為何先前從未聽聞。若是今次未生民亂,我等還被蒙在鼓裏。喬相亦有監督不力之責。”

這個官員出身江南,是裴行庭的學生,並不忌諱在朝堂上站位,向喬環發難。自裴行庭任左相以來,一直未曾出招,這一次是他第一次出手。作為一個君主,並不會太樂意看到左右二相和諧共處,走的太近的場面,既然如此,那他裴行庭就跳出來好了。

左右二相相爭一直都是大楚這麽多年朝堂之上的慣相。

喬環似是有些驚訝的看了一眼一旁的裴行庭,動了動唇,卻終究什麽都未說。

退朝之後,裴行庭並未動身,只是站在原地似笑非笑的望來。

喬環上前兩步,微微頷首:“裴相爺。”

“喬相爺。”

頓了頓,喬環開口道:“你向喬某發難並不奇怪,只是喬某有些詫異你居然沒有在張魯道身上大作文章。”

裴張兩家的宿怨他早有聽聞,此事關系到張魯道,要在其上大作文章並不難,只要裴行庭想,簡直輕而易舉,但他卻沒有。

“宿怨自然沒有這麽輕易了結的。”裴行庭踱了兩步,出聲道,“但此次入朝,我裴家為治世而來,孰輕孰重裴某很清楚。”

“你呢,你清楚嗎?喬相爺。”說罷這話,裴行庭就朝他略略頷首,轉身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