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第2/4頁)

“簡她們找的是工會還是直接聯系的私人?”杜行想了想米哈最近去過的幾個國家,然後問了問劇組是怎麽找演員的。

然後在米哈誠實的揭露了劇組不靠譜的‘選最美最亮眼’的選角方式之後,杜行大概猜到原因了。

“能被你們注意到外形條件然後收到邀請的,應該都是有一定名氣並被外貌盛名所困擾過的。”作為娛樂圈相關的從業人員,杜行對國外的一些娛樂新聞也有一定的關注,很清楚外貌困擾是一個全球性問題,不論男演員還是女演員,只要想認認真真的在職業這條路走下去,都逃不了當年被外貌驚艷世人,然後被外貌所困苦於無法證明演技,或成功扮醜或挑戰新造型扭轉印象、或無可奈何被安排被花瓶繼續抗爭。

任何事情都是有代價的,外貌也是,想要做到行業前列的演員,享受過外貌帶來的便利就要承擔後續外貌帶來的禁錮,其中女演員尤甚。

劇組想邀請的那些女藝人們,基本上都處在困擾階段,她們正在努力去擺脫花瓶、胸大無腦等等的標簽,寧願去挑戰邊緣題材或者變醜發胖,也不想再輕易摔回空有臉卻毫無內涵可言的角色,遇到一個邀請自己演妻子情人們之一的劇本自然第一反應是拒絕。

好不容易掙紮出泥潭,正在努力往上爬,結果又要被一下踹回去?能耐心和氣的給簡他們回復都已經是做完心理建設,不想得罪名導希望有下次合作機會。

“就和她們再怎麽爭吵或是互相指責,在關於工作機會、勞動報酬和女性權益方面的事情時,都會統一戰線一致對外?”米哈想到之前粉圈調侃歐美女星,但凡出名就要麽出櫃要麽女權,如果都沒有,那麽一定是支持LGBT飄彩虹旗的,反正不發聲不演講不呼籲就不歐美。

調侃歸調侃,但米哈發現特定的時刻下,女演員們還真的很統一戰線。

“因為這是利益底線問題,她們每個人都知道不能退,誰退了就會侵害所有人的利益,不管是女演員、女歌手、女運動員還是女主持人,只要可以做出表率作用站在前面的,她們都會一直一直的在這些問題上選擇相同,畢竟她們的平等運動可不是白鬥爭那麽多年的,她們太清楚一旦底線後退之後,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的悲哀了!”杜行說到這個,就忍不住多和米哈解釋兩句,在一些權益鬥爭方面,國內的進度的確是有點慢了。

要不然大家為什麽總調侃東亞三國手牽手,誰先平權誰是狗,有的時候國內公眾人物的發聲的確是太少了,要不然也不會顯得米哈這種鐵頭娃如此突兀,換一個娛樂大背景,米哈只是懟懟亂說話的,不互撕不掰頭也不加戲,根本算不上大鐵級,撐死了也就是個小鐵級。

都是全靠同行襯托,才把米哈顯得格外的鐵。

“所以在她們知道,這個劇本有著很好的反轉會更好幫她們轉型時,她們就願意答應了?”有杜行這麽一解釋,米哈就恍然大悟了,有一種現實生活之中的女人可能也很需要卡布都的既視感。

美人的最佳配對可能不是英雄,守望相助的女英雄才是。

“她們其實很愛惜自己的事業,小心翼翼的護著往前走。”米哈給杜行說了幾個選角時發生的趣事之後,忍不住的感慨了一句,看著選角過程有些胡來,甚至還有些對劇本感興趣願意客串當卡布都第二十五任之後的小情人,但其實這些女演員的事業規劃清晰,進取心很強。

“對,要不然也不會在有一定名氣之後就有意識的放棄一些選擇,把自己的公眾形象打造出來。”杜行同意米哈的觀點,“就像是劇本的選擇,哪怕觀眾知道演員和角色是彼此獨立的,但是一個被家庭奉獻成天圍著丈夫孩子轉、沒有半點自我的菟絲女性,再怎麽演一個手段狠辣、為了事業莫得感情的職場強人,都會讓人違和。”

所以,好演員需要有說服力的演技,但是並不是擁有業務能力就足夠了,需要的其他東西還太多太多。

要不然為什麽越來越多的公眾人物,發展到後期都會主動去塑造自己的社會形象,想要更正面、更積極、更愛惜羽毛?

米哈受教,聽懂了杜行讓她老老實實工作,別被選角色挑花眼的潛台詞,然後把平板放在桌子上,杜行在鏡頭那邊看書查資料,米哈在這邊糾正發音背台詞,然後對著鏡子試演找感覺。

卡布都是電影的靈魂人物,如果卡布都演砸了,那麽整部電影都會崩塌。

彭導和簡他們都很滿意米哈在試鏡那天的自然反應,需要米哈把她身上的原始情感找出來後放大,這話說的太過玄乎,但米哈隱隱知道彭導他們要的是什麽狀態,在開機之前米哈要把這種狀態能熟練的調整出來,以免入戲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