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第2/4頁)

還有舉手問米哈一些綠幕特效的同學,看來平時也挺關注這些內容的。

在介紹自己職業的家長之中,除了米哈之外其他家長的介紹也很精彩,甚至還有一個農學院的博士,這兩年市場上新推出的一款西瓜品種就是她們團隊的新成果,上台介紹的家長是個戴眼鏡顯得有點靦腆的媽媽,說完這些之後還得到了同學的掌聲。

果種改良是一件可以切實改善國民生活的大事,豆豆他們可能沒有辦法描述的太具體,但也不影響他們對這份工作的尊重。

別說在場的同學了,就是米哈聽到一些生物科學、航天材料研發之類的相關工作,都覺得特別欽佩,豆豆還偷偷給她講悄悄話,說他們年級有一個班很特殊,基本上都是國內一個很重要的科學技術園裏面科研人員的子女,所以裏面不到三十多個孩子,家長們基本上全是博士,上次還有家長們過來進行科普的活動。

米哈:……

現在小學生家長的競爭壓力都這麽大了嗎?

但聽到現在,米哈也差不多明白為什麽自己偷聽到一耳朵,是董曉春感慨現在的小學太難進了,如果是這樣的教育環境和同階段競爭水平,難進是正常的,這本身就是由一批精挑細選的家長送進來細心呵護的孩子,然後組成的一個極為特殊的學習環境。

別的不說,就說米哈後面那個家長在台上介紹自己是飛行員的時候,後座那個有點胖的男孩子一個勁的在小聲興奮嘀咕,說的什麽引擎、推力杆之類的名詞米哈是一個都聽不懂,但是能感覺到這個孩子在為自己的家長驕傲。

當然,除了類似飛行員、農學院博導之類的職業,還有很多醫生、城市綠植設計、交警之類比較常見的職業,但這也足夠讓旁人驚嘆了,連米哈都坐在座位上莫名心虛,感覺自己給豆豆拖了後腿。

在一些特定場合,人和人之間的差距真的顯得尤其的大,米哈這只花豹都覺得有點心塞。

但是,讓米哈意外的是家長之後,一些同學上台的發言。

米哈印象最深的,有一個女孩子提到剛才有個同學的家長是飛行員,她很認真的談了一下自己對飛行員的理解,現在國內飛行員招收的一些標準,然後希望自己可以努力也變成飛行員。

這並不是小孩子實在想不到夢想,幹脆寫上當科學家的萬能答案,而是能看出來深思熟慮的夢想,連高考招收空軍有男女比例控制和分差都知道,但是,小同學依然的很認真,“現在我們的女飛行員很少,但是沒關系,我會努力的成為下一個女飛行員,如果等我長大了,女飛行員沒有了,那也沒關系,我會成為新的女飛行員。”

除了同學,老師和其他家長都認真的給了這個女同學掌聲,不管未來怎麽樣,這個女孩子現在的篤定和認真都是值得肯定的,所有人給的情緒反饋都是期待的、鼓勵的。

米哈也在跟著拍手,不只拍她還特別的感動,說不上來的感動,反正就覺得這種氛圍特別的好,好到讓人羨慕,羨慕又羨慕的想把這種氛圍可以給更多的人。

等家長和同學陸續發言之後,大家有一個自由交流的時間,之前在教室門口負責迎接各位家長的高個子女生也過來了,對豆豆笑了笑之後和米哈打了聲招呼。

說來慚愧,米哈的社交能力還真的不一定比在場的學生好,她不太清楚班長為什麽要過來找她,好在班長比較善解人意,主動和米哈聊起來她們班之前捐衣服的事情。

“嗯?”這個米哈還真的不知道,然後給了豆豆一個疑問的眼神,從豆豆和她幾個好朋友你一言我一語才得到事情的始末。

豆豆她們正處於長身體比較快的時候,家裏條件比較好買衣服的時候自然不會刻意買大上一圈的,所以淘汰的速度就很快,尤其是很多的衣服都沒有穿幾次就放在家裏了。

‘姊妹’這個基金會是有捐舊衣活動的,豆豆之前一些穿不下的衣服都洗幹凈消毒打包好送到需要的小孩子手裏了,這些質量好款式佳又八成新的衣服,只要逃過了重新卷入市場的命運,送到缺少衣服的山區或是貧困地區孩子手裏是很好的一件事情。

豆豆身邊幾個同學知道捐衣服的事情之後,也會定期把衣服疊好送到豆豆這邊一起捐掉,班長也跟著豆豆捐過,然後‘姊妹’的工作人員會帶回來一些照片,在班長她們幾個女孩子手中傳看。

班長和米哈解釋,她們家之前也預約過一個捐舊衣的服務站,可是後來知道這根本不是捐贈,而是拿著這些八成新的衣服清洗打包再銷售,離開大城市之後的鄉鎮、打包出國的非洲,都是極好的市場銷售地,簡直是利用善心零成本做買賣。

所以後來新聞曝光之後,班長家就很久都不捐東西了,是聽到豆豆這邊有直接捐到需要的孩子手裏的渠道,才再恢復捐衣服的,班長過來是想問問除了衣服,可不可以再捐一些書和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