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第2/4頁)

在喜歡的氛圍裏,米哈也變得平和很多,軟綿綿的攤開一樣回答著問題,村子裏還是太偏遠了,很多人用的手機都不是智能機,也就是打個電話發短信,上網什麽的都是村子裏比較富裕的家庭裏買個笨重的台式機就了不得了。

這種不流動、閉塞還有著所謂封建殘余存在的地方,的確很難留下年輕人,沒有流暢的網絡沒有便利的快遞,想買個什麽生活用品都要坐車出村去外面的鎮上買,有年輕人願意回來就怪了。

但是,這些在村子裏生活四五十年的人們,很難再像年輕人一樣有機會融入外面的世界了,他們珍視和擔憂的孩子們離開了這裏,留給他們的只有忐忑和不安,所以聽米哈說她過來的時候還轉了一趟就近的高鐵,很多人都不知道附近鎮修了高鐵站。

“你們不去看看孩子嗎?”米哈不太能理解這種心情,又向往又懼怕,願意傾其所有也要把東西捧到孩子面前,自己卻不敢離開去看看,但是被問的大叔很不好意思的用手心搓搓衣服,忙擺手,說自己不會普通話,土裏土氣的,容易給孩子丟人。

再說,家裏的農活還要有人做,他們夫妻兩個還有力氣幹活,多攢攢錢給孩子也能過得好一點,城市裏生活壓力大,他們都知道孩子辛苦的,所以不願意給他們添麻煩。

可能孩子真的就代表著希望,當米哈說到學生的生活、學校的選擇、考學和一些畢業生找工作的時候,身邊圍了一圈村民都仔細聽著,仿佛能從米哈身上看到他們孩子的影子。

這本來就是個小村子,出去的孩子都是好不容易供出來,家長也不太願意讓他們回來的,回來做什麽呢?家裏的地只有一點點,周圍又都是山,靠海捕魚也撈不到什麽了,窮的明明白白,孩子有能力出去要是再被喊回來扣在家裏,那才是家長最心痛的。

但是遇到能聽聽外面生活的機會,他們又都特別的專注,連一直勤勞又有幾分羞澀的當家媳婦們都坐了過來,拿一些平時孩子在電話裏提到可是她們聽不懂的詞來問米哈。

大貓其實是很有耐心的,尤其是在周圍的村民身上找到熟悉的影子,她端了杯茶認認真真的回答,連混混一樣的黃毛都顯得乖順了很多。

旁邊劇組過來的年輕人也拿出隨身帶的平板或是筆記本,打開一些視頻給村民看,聊一聊省會城市最近開過什麽運動會、市裏面有沒有什麽新的地標建築之類的趣事,他們劇組經常拍這些景,現在拿來解釋也正好合適。

林君她們殺到村子裏的時候,就看到米哈坐在倒扣的膠桶上,手裏拿了個水煮的玉米棒,正在和兩個村民說話,旁邊幾個劇組的年輕人還在拿著電腦放電影,這個清晰度可是比家裏昏暗的老電視好多了,哪怕一些前幾年拍的電影都看的津津有味,再看一遍都覺得新鮮。

很難想象,在同一時間同一片地域,有著差距如此之大的兩種生活方式,林君她們也沒有過來打擾,直接在面對鎮領導顯得有幾分拘謹的村長面前把問題解決,林君願意給村子裏修一條寬一米五的砂石路,不用繞到其他地方直接到鎮裏,以此來感謝村子裏這段時間對蘇雅麗和米哈的照顧。

以及,買挨打的這些家夥閉嘴。

修路辦學兩件事情,是所有貧窮地區改變的大事,別說村長了,就是很多村民聽到這麽一條直達的小路都激動到恨不得把刺頭們再翻出來暴打一頓,來讓林君她們放心。

再說刺頭們本就理虧,村長還是比較明事理的,本來就和林君她們表過態,這事是村子裏的過錯不怪米哈,林君她們承村長這個攬事情的人情,除了這條小路之外還讓董曉春下面的經理在村子裏采買了一些農產品帶走。

反正她們過來的時候,車不少,運輸不是問題,拿回去當集團內部的員工福利也行。

修的小路代表著長遠,買下的農產品代表的是現在,有林君她們這些活財神爺在,蘇雅麗和米哈根本吸引不了任何的注意,然後也就沒有人知道,米哈在前些日追著刺頭捶的院子裏,被林君揪耳朵到嗷嗷成豹米花。

林君是經常到基層的,來之前擔心事情變成最惡性的情況,帶了五個人高馬大的保鏢,結果保鏢沒有用上,全用來抓米哈了,米哈躲得過一個兩個,哪裏躲得過五個,再說看到林君之後她本就心虛,被抓住之後揪耳朵揪到淚眼汪汪。

家裏就是這麽教孩子的,在外面一切事情包圓,有問題找家長,但是關上門來,照收拾不誤。

林君是沒有米哈跑得快跳得高,可是有保鏢摁著米哈,氣的恨不得再揪她兩下,“米哈,你長本事了啊,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敢掄桌子拍別人,你有沒有想過萬一劇組的人趕不過來,也聯系不到我們,事情會不會走向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