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第2/3頁)

已經收看兩集看著方豈被霸淩時心都要緊緊攥住掉眼淚的觀眾們:?

這是哪裏來的沒看過劇就開噴的鐵憨憨?

一般來說,這種似是而非很路人的抱怨很容易引起共鳴,畢竟任何劇都沒有辦法滿足所有觀眾的期待,尤其是這種小說改編更容易踩到書粉的雷點。

可惜《重啟校園》這部劇有點不太一樣,剛開播的時候方豈正是遭受霸淩最嚴重,求助無門差點做傻事的關鍵時刻,不少觀眾看到方豈藏在角落被同學拽著頭發踢倒的模樣都已經又急又氣到掉眼淚了,看到這種水軍一樣的煽動評論怒火也壓不住了,抓著這幾條評論就一頓開火然後把它蓋住,繼續緊張兮兮的看劇。

由於劇情實在太過揪心,方豈越是黯淡越是絕望,彈幕評論也就越短,很多觀眾已經哭得不知道該說什麽了,尤其是那些可能有過類似被霸淩經驗的觀眾更是又氣又難過,看著方豈仿佛看到了過去的自己。

受過傷的人,面對疼痛其實是要更敏感的,有過被霸淩經驗的孩子所占比例其實遠超普通人的想象,可能是短暫的一個眼神動作,也可能是長期的一段咒罵暴力,甚至可能更血腥殘酷,兒童權益一直都是社會文明很難保證的難題,尤其是父母對孩子的私有化,社會對兒童的一刀切以及兒童自身的保護能力極低,都讓他們變成了沉默的受害者。

方豈的身上,沒有半點米哈的影子,她瑟縮又害怕,茫然又痛苦,哪怕偶爾實在太痛了想要反抗或是求助,但沒有等到何時的機會,又會迎來一頓狂風暴雨的虐待或毆打。

她的身邊,像是充斥著尖叫大笑的魑魅魍魎一般。

太真實了,反而會壓抑著觀眾們的表達,《重啟校園》開播第一周出現了一個很奇怪的現象,播放量穩定的增加可是相關談論卻並不多,連微博上很多網友的推薦都是沉默的轉發不加任何說明,看著和劇組請的水軍一樣,還被不明真相的路人嘲笑過。

但是,等到劇情播放到方豈晚自習被兩個男生堵住,暴力過後產生邪念準備撕她的衣服淩.辱方豈,逼得慌不擇路的方豈落入學校的人工湖時,評論和彈幕以及相關的談論熱度爆炸了。

沒有任何預兆,#方豈#、#校園暴力#、#誰來救救她#、#看劇看到邊哭邊發抖#、#方豈快跑#之類的話題開始出現在熱搜榜上,之前壓抑太久的評論開始刷屏,每一個收看到現在的網友簡直是邊哭邊發評論,又氣又急的大腦發紅,恨不得連發幾十條才能表達心裏想說的話。

——我特麽從第一集 哭到現在,今天播到方豈掉到湖裏的時候我恨不得報警!!!

——好生氣,氣的我媽都一直在哭,她是前天和我一起看劇的,看的這兩天心情都特別不好,做飯的時候都忍不住問我《重啟校園》一天就只播兩集嗎?

——看過原著的都已經氣的腦仁子疼,我真的沒想過描寫的文字變成畫面的時候,到底有多麽痛苦,方豈到底做錯了什麽,為什麽沒有人幫幫她?!

擔憂、生氣和憤怒是很容易一起出現的情緒,被吸引來的觀眾多是對米哈和孟樂樂有印象,想支持一下這兩個小姑娘演的戲,守著節目的書粉也是更想知道書裏後半段內容會怎麽拍出來,治愈而又鼓舞的感覺讓他們相當的期待。

誰想到前幾集的方豈把每一個觀眾摁在地上虐,而且隨著方豈一步一步陷入被霸淩的漩渦,輕蔑、無視甚至跟風一起欺負她的人越來越多,觀眾們就算是想暫時不看都做不到,心痛到捂著眼睛也要看方豈今天能不能拿到自救的轉機。

校園暴力本身就是個極有熱度的社會話題,方豈遭受的一切又像是撕開了“我本以為”、“學生之間哪裏會這麽誇張”、“都是孩子啊”這些假象,把真相赤.裸.裸.的呈現在所有人的面前,誰都逃不掉。

霸淩的手段是暴力,暴力的本質是控制,這種直白且粗暴的壓迫讓觀眾一直覺得很壓抑,直到今天播放的最後一個鏡頭裏,方豈沒有歇斯底裏也沒有崩潰求饒,她默默的在角落裏盡可能的保護著自己,被逼無奈落入冰冷的湖之後從水裏浮出來的時候,無聲的憤怒的捶著水面時,才真正點燃了話題的爆發。

為什麽是她?她該怎麽辦?誰可以幫幫她?

方豈這個角色太特殊,是少有的角色熱度要大過演員本身的,但這也只是相對來說,米哈的演技沒有讓任何人失望,交出了一份很完美的答卷,甚至因為方豈這個角色,很多電影的導演和投資方也注意到她了。

長相出挑對演員並不是一件好事,因為不是每個劇本都有特定的角色讓“出挑”這個特質來發揮,顏值過於優秀放在整體鏡頭裏會顯得緊繃和突兀,美貌的確可以吸引人的注意,可是想要長久的走下去就必須打碎光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