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第3/4頁)

飾演林亞茹的女生是個比較嬌小,臉頰很圓的女孩子,笑起來的時候眼睛還有月牙,面對著陰郁纖細但實際上要高一個頭的方豈,一個需要微微揚起臉,另一個需要稍稍低下頭,從遠處看居然有點點的CP感。

啊,他/她有罪!

在場有類似想法的人深刻的反思檢討了自己後,給默默推進的攝影師一個贊,對的,這種女孩子之間融洽相處的鏡頭就要多拍一點,近景特寫全部安排上。

有那些惡意作弄方豈的同學,自然也有樂意幫助方豈的同學,方豈發現向別人求助並沒有她想象的那麽困難,因為她也可以盡自己所能的幫助別人,她們的關系是平等的,不存在什麽施舍或是祈求。

而且,方豈也在幫助別人和接受別人幫助的過程之中,慢慢找到了自己的定位,面對那些她曾經害怕恐懼的同學時也變得無懼無畏起來。

足球隊主力也好,林亞茹也罷,其他那些受到過方豈幫助又提供過能力的同學,他們都在告訴方豈一件事情——被霸淩者無罪,一切本不是她的錯,只是方豈被卷入了一個錯誤的時間和錯誤的地點,沒有找到正確保護自己的方式而已。

《重啟校園》並不是第一本關注校園暴力的小說,但作者杜行的立意點從不是霸淩者,他的目光放在了被霸淩者身上,陳述暴力的本質,想幫他們找到自救和轉變的機會,所以就像方豈在書中最後徹底擺脫校園暴力的陰影,重啟校園生活一樣,當年很多讀者都跟著方豈一起原諒了自己,寬恕了自己,也給自己鼓勁去抓那把自救的光,最後得到了救贖。

等全劇拍完,米哈最喜歡兩個鏡頭。

一個是方豈在林亞茹她們這些新朋友的幫助下,不斷刷新分班考的成績排名最後跳進了最好的班級,她在辦公室接到調班的通知後回去收拾書包,可以徹底離開這個帶給她噩夢的班級了。

曾被嘲笑過大腦發育有問題永遠墊底的差生,如今在別人復雜又暗含羨慕的眼神之中一步一步的走出去,站在班門口的時候方豈停下,轉身看向了所有人,然後在那些或羞愧、或躲避或不忿的眼神之中,一字一句的和自己的過去告別,“你們曾經欺負我、羞辱我,甚至想要把我處之而後快,為什麽?只是因為你們囂張而短視,為了所謂的合群來隨便找個發泄的對象,不管你們是參與者,還是旁觀者,希望你們永遠問心無愧,永遠不會變成曾經的我。”

暴力是一個很容易產生短路和混亂的循環,其中的主謀或幫兇就像是小魚,在吃蝦米的時候也會被大魚盯上,已經逃出這個循環的方豈,只能希望他們好運,永遠不要遇到大魚。

另一個鏡頭則是方豈考上大學之後,父母激動到抹淚給她張羅大餐,她在自己的小臥室裏犯困睡了一會兒做了一個夢,她夢到自己剛入高中時被欺負的模樣了,那個踉蹌無望的女孩子跌跌撞撞的順著樓梯往天台爬,在不透光的樓道裏摸著天台的門鎖止不住的掉眼淚。

已經準備變成大學生,眼神堅定充滿自信現在的方豈也進入了夢裏,她牢牢的擋住天台的門鎖,哪怕穿透了曾經的自己也沒有挪開,“不要過去,一定不要過去,退回去!”

“別往這裏走,把這份決然用在別的地方,請你一定不要放棄。”

“再堅強一點好不好?再勇敢一點好不好?很快就有光了。”

方豈只覺得自己在夢裏情緒波動極大,明明是個當時的自己看不到的影子,也牢牢的擋住天台的門鎖求當時的自己不要往這裏走,回去,回有希望的地方去,直到夢裏的方豈快要急的哭出來時,那個膽怯的自己才抹掉眼淚扶著墻下樓,她都不怕死了,還有什麽別的好怕的。

夢裏的自己沒有得到‘幫助別人獲得對方一項隨機的能力’,可是也努力擺脫了校園暴力的陰影,最後抿著嘴角有些倔強的拿到了理想的錄取通知書,走向新的地方。

然後,方豈的夢突然驚醒,聽到媽媽在外面喊她吃飯,家裏買了新鮮的大蝦,特意來慶祝她的好成績的,父母還說要不要請林亞茹她們這些同學也來家裏吃個飯,雖然家裏的飯菜簡單,但方豈的媽媽廚藝很好。

“來了。”聽到聲音方豈起身往外走,路過鏡子的時候看到她臉上全是淚水,然後愣了一下後露出一個淺淺的笑意,把眼淚擦幹。

米哈拍完這兩個她很喜歡的劇情後,一直有種說不出來的愉悅感,就像是被舒服的順了毛,吃飽喝醉掛在樹上當貓餅一樣,讓她覺得很舒服。

所以,等到《重啟校園》徹底拍完,米哈和導演編劇告別後就消失了,靈活走位避開那些還不死心想試試米哈路子的新人,滿懷期待的跑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