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第3/4頁)

怪不得趙姐一直都和他說,多聽聽米哈自己的想法,大力陷入沉思在琢磨是不是助理和經紀人的眼界差距也在這裏。

米哈一本正經的忽悠完,余光悄悄的掃過大力,看著對方坐在小板凳上陷入反思的模樣,忍不住偷偷打個哈欠,真當貓科動物的‘哲學思考家’是開玩笑的嗎,哲學和文學創作方向的學者們各個都是貓奴也不是沒有道理的,米哈今天也是‘花豹之光’呢。

等大力完成‘貓的教導’自我升級之後,米哈也正式進了《重啟校園》的劇組,雖然說是網劇,但實際上劇組的班底不錯,只是受限於很多電影電視劇的上映限制,才轉成網絡播出的方式,並沒有因此降低質量,要不然也不會讓趙姐專門把劇本放到米哈面前。

和《迷影重重》的大咖雲集、導演編輯資歷極深,米哈在裏面是個專門來配合劇組時間,集中拍攝不嗷嗷不同,《重啟校園》的制作班底都很年輕,米哈差不多就是裏面咖位最大的,受到的關注和照顧不少,住的都是向陽最大的房間。

客氣歸客氣,自家藝人不能受委屈,大力帶著小禮物笑呵呵的和工作人員打完招呼之後就跑去整理房間了,留米哈一個在劇組附近走走,雖然說她對《迷影重重》和《重啟校園》的劇組差距接受良好,覺得兩種方式都沒有問題,但是遇到其他人笑的一點都不好看還過來找“米老師”請教,就覺得渾身不舒服先溜為敬。

米哈不擅長處理這些,不代表她感覺不到,之前在段淩雲、林冠文他們身邊的時候還可以安心當自己的透明小新人,現在有一點熱度之後,小新人也變成了“米老師”,讓她一轉身就消失找不到了。

“人呢?”

“沒找到,算了,待會被導演看到就不好了。”

除了米哈之外,劇組找的大部分演員都是剛畢業的學生,難免有個別比較心急想探探米哈的路子,但沒想到米哈跑的這麽快,一轉身就消失。

坐在樹冠之中,米哈放開手裏剛才抓住的一只胖麻雀,聽著下面的對話有點無聊的撓了撓臉,拍戲的感覺挺不錯的,但是需要住在劇組這個就不太好了,如果條件允許,米哈喜歡住在家裏,每天早上還可以喊豆豆起床。

但考慮到劇組在校園拍攝的需要,外出住也不是什麽難以接受的要求,米哈這點道理還是懂的,所以在樹冠上呆了一會兒就輕輕的躍下回房間,再看兩遍劇本希望拍攝順利,拍完就可以回家啦~

這種名為歸屬感的情緒,讓米哈也學會了期待和想念。

當然,未開拍就想回家的貓都是在耍流氓,工作還是要好好工作的,《重啟校園》講述的是主人公女高中生方豈在受到校園暴力之後,意外的發現她可以通過幫助別人,得到對方的一個能力,然後在一系列啼笑皆非的事情後徹底擺脫校園暴力,重新回到正常的學業生活。

情節在現在看來可能有些俗套,但是在近十年前,杜行剛把這本書發表在網絡上的時候還是很驚艷的,再加上當時杜行本就是高中生,對一些行文細節的把控相當到位,所以直到多年後,《重啟校園》放出要改編拍攝的消息後,有很多已經步入社會甚至成家立業的書粉來關注劇組,希望改編不要讓讀者失望。

【哎呀,這本書真的印象深刻,當時高一的時候住校,偷偷拿手機追更新,那個時候還不是智能手機,字都特別小看的眼睛痛,然後晚上在被窩裏一邊眼睛痛一邊感動的哭。】

【樓上簡直是我的復制版,拿著小屏的黑白手機看小說真的太費眼睛了,網絡還是2G網有的時候刷不出後面一半,急的去借同學手機看,哪怕沒有手機的同學也能在每周一次的微機課上偷偷看。】

【這本書真的特別好,當時看的時候還蠻震撼的直到現在也是我的白月光,希望劇組認真改編。】

書粉們的態度不錯,基本上都是鼓勵和支持,畢竟《重啟校園》這本書的亮點不在乎哪一個角色念念不忘,而是整個書傳達的那種感覺,曾經鼓勵了很多受到過傷害或是不公的學生甚至年輕人走下去。

所以,知道《重啟校園》開拍的書粉們對米哈的態度很不錯,對其他新人演員也是鼓勵居多,希望這群年輕人好好演,不要辜負大家的期望。

米哈在家裏的時候問過杜行,書裏面主角方豈被霸淩的情節有沒有原型,雖然相隔多年,但方豈被欺負的時候真的和陶白的經歷有著高度吻合,讓米哈更難理解施暴者了,直白粗魯又沒有同理心,數十年不變的野蠻,感覺一點都沒有沾到人類社會特有的文明和秩序規則。

只是杜行給米哈的答案讓她有幾分低落,方豈的原型來自杜行高中時兩個跳樓身亡的高三生,她們在決定自殺之前受到了嚴重的霸淩和欺辱,杜行到現在還記得那個下午,周圍的學生圍在一起看熱鬧一樣的湊過去,警察和老師在驅散人群,然後炎熱的午後有著濃重的血腥味,兩個嬌小的女孩子怎麽會有那麽多的血量,讓杜行輾轉了好幾個夜晚,最後提筆寫下《重啟校園》這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