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第3/3頁)

過了半晌,道姑又才說道,“罷了,施主請跟我來。”

安嫻跟在道姑的身後,昨日閑逛沒有進去的那道大門,道姑上前扣住門上的環扣,敲了幾下,門從裏打開,安嫻終於見到了除了道姑以外,這寺廟裏的第二個人。

越往裏走,木魚聲聽的越是清楚,香火的味道也更濃。

道姑一路將她領到了最裏面的一間屋子,才轉過身說道,“施主既然想好了要物歸原主,貧道便替施主解開這繩子。”

安嫻能跟著道姑走了這裏,本就是想將這事弄個清楚,便沒打算避諱,直接問向道姑,“仙姑之前是不是也見過吳國前朝太子。”

道姑又念了一聲阿彌陀佛,“進寺廟者,均為施主,佛願普度眾生。”

安嫻聽不懂這些,不會彎彎繞繞,只想搞清楚珠子的來歷,若是這個道姑不想說,那她就還有一事想問。

“道姑可信,魂魄轉移的說法。”

道姑擡起頭,訝異地看了安嫻好一陣,才開口說道,“福珠,確實是朱施主來找貧道求的。”

“但這福珠,並非我寺廟所物,乃朱施主所攜之物。”

當年吳國太子朱東浩,為了給安嫻準備生辰禮物,想不出什麽好的東西,認為送任何東西,似乎都配不上他心目中的人,無意中就打聽到了福珠的事情。

吳國寺廟興旺,皇宮裏的皇室,也是耳目有染,朱東浩從出生都那一刻,他都母後便為他求來了一串佛珠,這佛珠日日被香火熏陶,朱東浩有空也會誦經,經過歲月,自然就被打磨都光滑。

當日朱東浩拿著佛珠,找到寺廟,說想要做福珠贈予人時,道姑就已經同他說明了,福珠不可輕易贈予人,一旦贈予了,那就是將自個兒身上的福分,轉移到那個被贈予人的身上。

朱東浩是帝皇之命,福分厚重,輕易怎能贈予旁人。

可最後朱東浩堅持要如此,況且損的是他自己的福分,與旁人無關,他自己都願意,旁人還能說什麽,這便有了安嫻如今手上的福珠。

安嫻聽道姑說完,非常的意外,知道朱東浩與原主感情深厚,但沒有想到深到了如此程度。

“可我終究不是他要贈予的那個人。”安嫻摸了摸手上的珠子,突然就有些同情原主,兩廂情願多好的一段姻緣,就因為自己國家被滅,身子被自個兒占了之後,就成了這般淒慘的局面。

“麻煩仙姑將珠子解下來,我還是得還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