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第2/3頁)

“孤去會父皇,這幾日你無須再過來伺候,等孤傳話。”

最後那大氅的帶子還是齊荀自個兒系上的,安嫻倒騰了半天,倒騰的臉色漲紅,也沒見她將結打出來,齊荀只得親自動手。

就算再急,那也得等他去會過父皇,與禮部一同造冊,才能滿足了她,今日他一番緊趕,也就是為了抽出來時間,去忙太子妃造冊之事。

安嫻聽了這話,醉紅的臉蛋樂了個滿開懷,乖巧地點頭,“嗯”了一聲。想著的卻是,明日之後的天空,終於可以自由翺翔。

最好以後都別傳了,放她回襲香殿,過她的逍遙日子,兩人老死不相往來。

或許安嫻笑的太過於媚,齊荀人都走出去了,又回頭退了回來,立在安嫻跟前,一本正經地說教,“不該想的事情,就別亂想,越想越是想。”

啥?

這一堆繞口令將安嫻徹底繞暈。

她想什麽了?

什麽不該想?

愣了片刻,安嫻傻眼了,他到底是人是鬼,怎的還會讀心術?

“你,你怎麽知道?”安嫻頗為慌亂,畢竟連系統那另類的東西她都見過,萬一齊荀真會個後腦勺長眼睛,能讀人心,那她這好日子恐怕就很難有盼頭了。

齊荀沒回答,回頭給順慶吩咐了一聲,“讓太醫過來一趟,給太子妃也降降火。”

這聽起來也沒毛病,她是上火了。

安嫻看著齊荀遠去的身影,有些淩亂,全然不知齊荀這一出又一出的到底是為何緣故。

幸得她與齊荀的性子不同,不是刨根問底的人,想不通的事情,她從來都不願意多想。

人一回到聽雪居,就似如魚得水,回歸到了大海,徹底的放松,膨脹了。

正殿那頭,自從齊荀說不讓她去伺候之後,就再也沒有派人來傳話,從進正殿一來,這幾日是安嫻過的最舒心最懶散自在的。

可人就是這樣,忙著的時候想這輩子都不幹活了,就那麽躺著,一旦閑下來,又覺得人生了無生趣。

齊荀是說沒讓她去伺候,可也沒說讓她人能走出正殿,起初還覺得是赦免,到了最後就變了味,有了圈禁的嫌疑。

到了元宵前夕,安嫻就覺得身上就快長出了黴,渾身上下都不得勁,迫切地盼著元宵節能早些來,好抓住新年的尾巴,出去熱鬧一回,放放風。

最好能借此機會回到襲香殿,有事沒事的去皇後那邊溜達溜達,運氣好還能趕上出宮的日子,那就是美事一樁了。

“聽說殿下最近忙著春季戰事,成日與皇上關著門一討論就是幾個時辰,如今朝中的臣子都緊張著呢。”

劉嬤嬤這麽說,也是怕安嫻認為齊荀冷落了她,眼瞧著明日就是元宵了,新年最後能樂的也就這一天,宮裏有專門放花燈的地方,夜裏一串河燈順溪流淌,人人都想去圖個熱鬧,娘娘早就打定主意要去,若是殿下能抽出空閑來,陪著娘娘一道過去,再好不過。

若沒空,也不能讓娘娘失望,是以,嬤嬤這話也是為了保險起見,先不給安嫻希望。

可安嫻壓根就沒聽進去,一門心思放在了一堆衣裳裏,挑挑揀揀接連換了幾身,都沒拿定主意,這頭劉嬤嬤說話,安嫻就覺得有些燥舌。

“你們瞧瞧,這身到底行還是不行?”安嫻打斷了劉嬤嬤,有些急了。

“好看,奴婢都說了,娘娘穿哪件都好看。”玲瓏繼續說實話。

安嫻幹脆就不問了,問了也覺得是她們在敷衍,最終還是挑了自個兒喜歡的白色底墨綠花色的一套。

到了元宵節那日,安嫻這邊一切都收拾好了,才讓劉嬤嬤過去知會西北兩個殿裏的娘娘,在那之前,安嫻答應過元宵節要帶她們去的,定不會食言。

算算日子,齊荀與安嫻雖同樣在正殿,但已有五六個日子沒有見過面了,實則這段日子,齊荀每日都會讓順慶匯報安嫻的情況。

前三天聽來的消息,都是說她吃好喝好睡好,齊荀心情就沉了,和著她是屬豬的!這段日子,他不宣,她當真還就不來了。

起初並沒有什麽,越往後頭,心裏越不是滋味,自己與自己較了勁,成了他一個人的冷戰。

這口氣一直堵到了元宵節,齊荀才終於憋不住,問了順慶,“今日是元宵?”

“回殿下,正是。”順慶見齊荀那裏終於露出了個縫兒,可以進言,絲毫不放過機會,張嘴就說起了安嫻,“安娘娘來齊國,還未見過宮裏放花燈的規矩,今日元宵,殿下難得抽個空閑,帶娘娘過去瞧瞧?”

順慶太過於激進,讓齊荀有種被窺破心機的感覺,骨子裏的驕傲一作祟,又端起了架子。

也就在齊荀拿捏姿態的這當口,王嬤嬤就進來了。

進來的前一刻,齊荀才開口對順慶說,“晚些時候再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