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與女郎議政(第2/2頁)

沈韶光看他一眼,不諉過,不飾非,林少尹倒是位有擔當官員。

他這樣態度,值得報以更大尊重。沈韶光認真地道:“去歲天旱,免除春稅後,京畿民心安定不少。”送魚來曲大郎就曾說過這一點。

“後面慮囚平獄、宮裏減膳食蔬、放出宮女,與這謠言兇讖目相反,方法卻相似打是平定民心輿論戰。”沈韶光挑眉,“不知去歲是不是也有類似謠言”

林晏點頭。

這就更坐實了流言是有心人操控事,“其實除了這反向輿論戰,不知朝中諸公想沒想過,將讖語之事,公之於眾,解釋各種異像,而不是以一種吉讖,掩蓋對抗另一種兇讖。”

林晏思索片刻,神情也越發莊重嚴肅起來,“願聞其詳。”

沈韶光始終帶著她後世影子,簡要地說,她觀點就是科學破除迷信,提高政府公信力,完善辟謠機制。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只有使民眾知之了,方不會再受這些無稽謠言困擾。”沈韶光最後給自己找了個理論依據。

林晏注視著沈紹光,從漢魏兩晉始,大多數儒者便都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派,認為“百姓能日用而不能知”1,民眾但聽號令而行即可,卻無需使其知號令之用意。林晏第一次在書院聽明誠先生講到中間斷開這種句讀時,頗有震耳發聵之感,沒想到會再從一個小娘子口中聽到。

沈韶光反倒笑了,輕嘆一口氣:“兒是有些想當然了,這不是十年八載,甚至一朝一世可成功,恐怕”沈韶光抿抿嘴,沒再繼續說。剛才光圖自己說得高興,民智開啟,是個太艱難而漫長過程,且如今社會環境並不允許。

林晏想了想,正色道:“若不做,恐永無使知之一日。我們只做自己能做便好,後面,自然有後來人做。”

沈韶光竟然有點感動,知道世故而不世故,明白艱難而不畏艱難,“少尹還真是入世儒家弟子。”

說完,沈韶光才想起兩人之間“儒家弟子”梗來,還有他那句余韻悠悠“不為,又怎麽知道不可”

沈韶光清清嗓子,低頭,想找個杯盞吃茶遮掩一下,卻又沒有杯盞。

林晏輕笑起來。

怕她惱了,林晏又主動說回流言事。

與女郎,與自己心儀女郎談論政事實在是個太新奇體驗,林晏生出些自豪來,這便是我阿薺啊,聰敏明慧又慎重踏實,秉承大義而不拘小節,擅割烹之道,有經營之才,能清談,能論政

三花貓明奴便走過來,蜷在沈韶光腿邊,一眼都沒看林少尹這位只抱過自己兩次前主人。

既已說完正事,沈韶光便抱起它,又是摸臉摸腦袋、抓下巴,擼後背一套操作流程,明奴臥在沈韶光腿上,很給面子地舔了舔她手。

林晏本來是很高興沈小娘子抱著這打了自己印記貓,這時候卻有些嫉妒起來。

沈韶光也覺得他要嫉妒,忍不住賤了一把:“林郎君似乎不怎麽得明奴喜歡啊這才幾天工夫,就把郎君忘了。想來是郎君耽於公事,沒大有工夫喂養它緣故。”後面還加了個得意笑。

那樣笑林晏只覺得心上似被貓爪輕輕搔了一下:“小娘子做東西好吃,對它也好,明奴自然偏愛小娘子。”

耍賤挑釁,結果對方心悅誠服

沈韶光大悅,眯眼笑起來,“我去看看,有一道雙皮奶,端來給郎君加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