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謠言平地起(第2/2頁)

邵傑領會她意思,非是沒有此志,只是目前還不能夠罷了。小娘子又聰慧,又謹慎,他日保不齊真能成為這長安城富商大賈中排得上號人物。

三人聊了幾句,看他們喝得差不多了,沈韶光問“給二位郎君上一缽甜香八寶飯吧”

兩人自然無有不同意。

八寶飯是後世常見席末甜點。沈韶光小時候去吃酒席,哪怕吃飽了,這八寶飯也要再吃兩口。

八寶飯蒸起來不麻煩,碗底下抹一層油,把煮過蓮子、銀杏和桂圓、葡萄幹等幹果子鋪在碗底,然後放煮了八成熟糯米先煮再蒸,是為了這飯更粘糯軟爛,米上放用豬油和糖拌過豆沙餡兒,豆沙上再覆糯米,如此把碗填平,上籠屜蒸。

蒸好後在屜子裏熥著,什麽時候要吃,端出來倒扣在大盤子裏,再澆上一層酪漿後世多是澆冰糖汁子,也有澆藍莓醬草莓醬各色果醬,總之,香香甜甜。

沈韶光把八寶飯端上來,拿大勺小碗替兩人分飯,邵、楊二人只道自己來,讓她莫要客氣。

沈韶光正要離開,卻聽鄰座幾個喝高了在討論天氣與時政。

“去年天旱,護城河石頭瑞獸都露出來了,聽聞聖人去圜丘祭天祈雨,許下了大願,這才降下雨來,誰想今年倒是不缺雨,只是也太熱了,我看啊”說話人撇嘴搖搖頭。

“天氣異兆,不知以後會如何。”另一個頗有些感時傷事地嘆了口氣。

再一個道“你們沒聽說嗎城西北蛤蟆溝子蛤蟆都不叫了,街上有童謠,蛤蟆懶,天下反”

“聽說先帝末年時候”

楊競要站起,被邵傑一把拉住,沈韶光已經先一步走了過去,笑問“本店有極好八寶飯,幾位郎君要不要嘗一嘗”

那個感時傷事笑道“可是呢,合該吃些飯了。我們今天擾了八郎,下個月,某從汴州回來,還在這裏還席。”又微眯醉眼,對沈韶光笑道“小娘子做得好飯菜。”

沈韶光笑著道謝。

這幾個人果然點了一缽八寶飯,舌頭都喝木了,哪裏還吃得出什麽,胡亂吃了些,便搖搖晃晃地離了席。

沈韶光站在門口笑著送走這幾位,回來便聽楊競道“聖人受命於天,與蛤蟆何幹簡直豈有此理若不是你攔著,我定要與他們理論清楚。”

邵傑道“你與那些醉漢有什麽理論便是理論贏了,他們該如此說還是如此說,見識和腦子這東西不是人人皆有。”

沈韶光“嗤”地笑了,這邵郎君諷刺起人來也厲害得緊。

見沈韶光笑,邵傑正色道“聽說開元年比這更厲害天氣還有呢,沃野千裏幹旱成災,地裏都裂了縫,但是怎麽樣照舊有後來太平盛世。”難為這位不太愛讀書郎君竟然引出了史實。

沈韶光點頭,說出自己推測“這謠言後面怕是有幕後推手呢。你們想想魚腹藏書,篝火狐鳴,這種事不絕於史啊”沈韶光是不憚以最大惡意來揣測謠言制造者。

楊競、邵傑俱是神色一變,思索半晌,楊競站起身,對沈韶光鄭重一揖“小娘子見微知著,非我等能及。某定稟告李相公,仔細查探此事。”

沈韶光趕忙避讓,又還禮客氣回去。

有這樣事,兩人茶也不喝了,結賬離開,沈韶光送他們出去。

站在門口,邵傑對沈韶光笑道“還未多謝小娘子,自學了小娘子賣花糕辦法,敝店生意提升了許多。眾兄長管糕店時,從未有這樣勞績,因此某在祖父、眾叔伯、弟兄之間很是長了一回臉。”

沈韶光笑著道喜,又正經著臉道“這主要還是郎君眼光好,千裏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啊。”

邵傑哈哈大笑,再沒見過這樣爽朗又促狹小娘子,“是極,是極。”

便是滿腔憂國憂民之情楊競也讓他們逗笑了。

林晏散了衙,又與白府尹、負責輿情趙參軍商量了會子事兒,坐車回來,行到沈記門前,習慣地往這邊看,一眼便看到沈小娘子咧嘴眯眼笑得正歡,旁邊兩位有一個是那日見過東市花糕店郎君,也正在笑呢。

林晏微皺眉,也帶了點笑意,他們這是說什麽呢如此歡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