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如此的表白(第2/2頁)

林晏繃著臉,眼角卻露出笑意,“好,勞煩小娘子了。”

沈韶光眯眼笑道:“不麻煩。”

阿圓早就去後院取酸梅飲子了,並不用沈韶光跑腿兒,沈韶光便照例地問林少尹吃點什麽。

“便是小娘子說那大味必淡青菜吧。”

沈韶光:“好”

沈韶光自知理虧,被人打趣一句也就打趣了,正待轉身離開,卻又聽他道:“小娘子適才在廚間話,似有未竟之意,這大味必淡如何”

沈韶光扭頭看他,林少尹眉眼微彎,似笑非笑,不似平日那般莊重矜持,倒有點兒他朋友裴郎君意思。這樣神情,問這樣話,分明是調笑。

沈韶光心神一蕩,臉頰有些微熱,原來林少尹也能做出這般風流姿態來,真是才人技倆,誠不可測

沈韶光定定神兒,緩緩地出一口氣,曖昧成這樣兒,真不能任其發展了。

沈韶光沒去廚房,轉而坐在林少尹對面,微笑道:“適才在廚間所言,不過是逗小婢子罷了,濃有濃好處,淡有淡味道,並不用太較真兒,還請郎君莫要放在心上。”

林晏臉嚴肅正經起來,靜靜地看著她。

“這大味必淡沒什麽說,兒倒有別想請教。掖庭時,曾讀詩: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後又讀一位洪先生書,使人有乍交之歡,不若使人無久處之厭。2兒覺得,有道理得很。林郎君以為呢”

林晏看了沈韶光半晌,沈韶光維持著沉靜微笑樣子。

林晏抿抿嘴,“聽女郎說話,有些老莊意思,但觀令尊行事,卻是一位儒者。”

沈韶光挑眉。

“某也是儒家子弟。我們儒家弟子但講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盡心盡力以求之,如此而已。”林晏神色堅定認真,目光不閃不避地看著沈韶光。

沈韶光一時無話,原來你們儒家積極入世,表現在各個方面。

“禮記雲:儒有席上之珍以待聘,夙夜強學以待問,懷忠信以待舉,力行以待取。”林晏舔下嘴唇,垂下眼睛,輕聲道,“這話,某說來有自大之嫌,但還是請小娘子認真想一想。”

沈韶光:“……”

儒者就像席上珍寶,等待著被聘用;努力學習,等待著被詢問;心懷忠信,等待著被舉薦;身體力行,等待著被錄取。他這是自比“席上之珍”,等著被我“聘取”

不是,你**這是表白嗎?

你們唐代人都是這樣表白嗎?論道似?

沈韶光假笑,“你們儒者也真是,又何必知其不可而為之呢”

“不為,又怎麽知道不可也許可得很呢”最後語氣有些輕,“呢”後似帶著無盡遐想,明明這樣正經話,竟然說出了兩分狎昵纏綿。林晏有些不自然地端起飲子喝一口,袖子中露出些五色絲縷來。

看著他下巴,和喝水時滾動喉結,沈韶光心思被這個 “也許可得很呢”帶得有點跑偏,怎麽“可”賭書潑茶、鴛帳纏綿、生兒育女、白頭偕老

沈韶光咽口唾沫,幹笑一下:“可見,這個,儒家道家果真大不一樣,大不一樣我先去給郎君做湯菜去。”

林晏看她有些落荒而逃樣子,忍不住笑了。

沈韶光在廚房,把蒲菜切段,又切兩刀臘肉,幾片姜,往鍋裏倒點兒底油,把姜片和臘肉放進去煸炒,一邊煸炒,一邊五味陳雜著,想不到林少尹頗有幾分霸道總裁範兒,不接受拒絕,反倒挑明了關系他這位儒家子弟,有點難纏啊。

阿圓又來添亂:“小娘子懂得真多,都能跟探花郎說學問了。”

沈韶光幹笑:“還是不懂得好,不懂得好。”

阿圓詫異,“這是為什麽小娘子不是常常催我多識幾個字嗎”

沈韶光語重心長:“識字就好,有些儒家書不懂也罷。”

阿圓更加不明所以,但看小娘子若有所思,不願多說樣子,阿圓也就不問了。

沈韶光把做好奶湯蒲菜放進碗,又隨意添了些現成蒸餅、小菜,便讓阿圓端出去。

林晏看阿圓,阿圓替沈韶光解釋:“我家小娘子琢磨儒家事呢。”

廚房沈韶光:“……”

林晏笑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