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月上柳梢頭(第2/3頁)

阿圓阿昌哈哈大笑,於三也笑起來,低頭接著做絲籠餅。

這個時候,上元節還不是元宵一統天下的時代,各個人家吃的有肉粥、面蠶、絲籠餅,也有火蛾兒、玉梁糕、油之類。煮的粥、蒸的糕、炸的餅,各種食物亂戰。

已經這麽亂了,就不怕更亂,湯圓必須也要出來刷一波存在感。沈韶光便包了最經典的黑芝麻餡兒湯圓,並把它推薦給上元日來吃飯的食客們。

本朝人對甜食有偏愛,大多數食客對湯圓接受良好,比如林少尹。

上元日三天放夜,不閉坊門,全城狂歡,“燈火家家市,笙歌處處樓。”這樣長時間大範圍的士庶萬民狂歡,治安是個大問題。

每逢這個時候,京城便金吾、京兆等多部門聯動,爭取不出現大紕漏——至於誰家婢子與人私奔、誰家進了小賊丟了點銀子之類的,卻是難免的。

林晏作為京兆少尹,是主要負責人之一,連著值了兩日班,第三日終於可得休息休息。本來想著在家陪祖母——江太夫人年老體衰,腰腿又不好,冬天出不得門,出來看燈是不能夠的。

但太夫人卻一定要趕他出來,“上元節出去走一走,禳除邪魅,祈福健身。”

祖母一顆拳拳疼愛之心,林晏不好違逆,便笑著答應了,想著出來在坊間轉一轉,應了景兒,便再回去陪祖母。

坊內看燈的沒有想象的那麽多,因這已是第三日,好些人在附近已經逛煩了,便都紛紛擴大了撒歡範圍,比如去安福門看踏歌,去崇仁坊附近看百戲。

不至於摩肩接踵,林晏倒還真逛出點趣味來。站在街頭往前看,沿路花燈火樹,猜燈謎的士子,婢子簇擁的女郎,拎著燈籠奔跑的小童……良辰美景,繁華安樂。

略走幾步,便看見沈記酒肆。

林晏緩步走過去,擡頭看沈記門前掛的花燈。燈只是普通的鼓形燈,上面貼的華勝卻很新奇,竟是餛飩、玉尖面、烤雞、肉串等等的圖案。

林晏不禁莞爾。

撩開門簾進屋,便聽得沈小娘子正笑道:“這個叫美人圓子。您看這皮子又白又軟,多像漂亮小娘子的臉”

帶著小孫子來吃小食點心的老婦人笑起來,“這個名字取得好!”

沈韶光也不過是逗趣罷了,若萬一哪個詩人吃了這“美人圓子”,寫詩贊頌一下,從此後代形容美人多了個“膚若湯圓皮”的說法……那就罪過了。

聽見門響,擡頭,沈韶光微笑打招呼:“林郎君上元吉祥。”

沈小娘子堪稱溫婉的笑容,門口活潑的華勝、“美人圓子”的名稱,很好地詮釋了何謂表裏不一。好在林晏已經有些習慣了,也微笑道,“店主上元吉祥。”

“林郎君要不要嘗試一下我們的糯米圓子芝麻餡兒,又甜又香。”

林晏點頭:“也好。”

湯圓好熟,一會便端上了桌。

林晏拿羹勺舀出一個,輕輕咬開,果真味道不錯,很是好吃。

坐在更靠裏面的祖孫吃完了往外走,“阿婆,這位郎君也吃美人呢。”

“不是美人,是‘美人圓子’。”老婦人教導孫子。

“什麽是美人”

“這店主小娘子就是美人。”

小童點頭:“小娘子好吃。”

正收拾碗筷的沈韶光:“……”

咬了一半湯圓的林晏:“……”

算了,童言無忌,童言無忌。沈韶光端著碗筷拿回後廚去洗。

林晏有些不自然地看一眼沈韶光的背影,把勺中剩下的半個白皮黑餡湯圓放進嘴裏,唇齒間又軟又甜。林晏喝口湯,神色自然下來,就這表裏不一法兒,確實有些像……

沈韶光洗完碗,端了一個小盒子出來,裏面放著些滾的元宵。見林晏把小碗湯圓吃完了,“多日未見太夫人,不知一向可好這是些生糯米圓子,一樣的餡兒,只是做法略有不同,請帶回去給太夫人嘗嘗。”

林晏謝過沈韶光,想跟她說她父親那些書的事,但話題實在突兀,這樣的年節間,提及那些傷心事,林晏有點不知如何開口。

沈韶光挑眉,隨意寒暄道:“今日坊裏人少,都去安福門看踏歌了。林郎君怎麽沒去看看”

沈韶光猜測,以這位沉悶的性子,八成是個宅男,所以不愛動彈,當然也可能是社畜加班狗,這種全城狂歡日,他這京兆少尹且閑不住,保不齊加了幾天班了呢,好不容易空閑下來,估計是不愛再往人堆兒裏紮。

“坊裏的花燈就很好。”林晏微笑道。

沈韶光點點頭,突然笑問:“當日在安福門,郎君為何放過我我當時還只當要被送去洛陽了呢。”

沈韶光原先覺得他可能是怕惹事怕蹚渾水,後來通過接觸,特別是上次聽了李相公與這位林少尹的對話,知道他在還官小位卑時竟做過與自己這世的父親相類似的事,那便定不是膽小圓滑的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