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說說感情事(第2/2頁)

沈韶光笑起來:“吃吧,吃吧。”

話說哪個廚子不喜歡看到阿圓這樣的食客若都跟林少尹似的,吃個東西也喜怒不形於色,他愛不愛吃只能自己分析比較觀察,連個反饋都沒有,這廚子得當得多沒意思嘿,真是同情給林少尹做飯的人。

不等阿圓的“加餐”吃完,楚氏女郎主仆便到了。

沈韶光請她們去後宅說話。

沈韶光親自為楚氏女郎倒了茶飲,女郎站起接過來,又道謝。

雖著急,楚氏女郎還是等沈韶光坐下喝了一口茶,才問,“小娘子有桓郎的消息了”

“今日午間有個客人姓桓,行七,長得身量頗高、面色很白,儀表堂堂的,我怕認錯了,沒問那客人,先跟小娘子說。”

楚氏女郎有些激動:“便是他。”

婢子阿錦也急忙問:“小娘子可知道如何找到這桓郎”

沈韶光點頭:“知道,他與我們店裏一位熟客認識。那客人很是熱心,你們盡可以去問他。他便住在後面那條街最南頭兒靠坊墻的宅子。”柳豐地址還是當時那官媒婆說的,那裏離著張家撚頭店不遠,阿圓去買撚頭還遇到過他。

楚氏女郎鄭重謝過沈韶光。

沈韶光很懂交淺不可言深的道理,但看那桓七郎似乎有些太精明,不像很可靠的樣子,便有點雞婆勁兒上頭,琢磨了琢磨,便道:“看女郎一手簪花小楷寫得實在好,我這字就太過粗疏,想請女郎指點一下。”

剛說著桓七郎的事,卻突然轉去了書法,這沈小娘子又不是著三不著兩的,楚氏女郎便知道這其中必有緣故,當下笑道:“不敢說指點,請小娘子寫來,我們一起切磋。”

沈韶光便研了磨,鋪開紙,用楷書寫了幾首白居易的詩,用手指敲打兩下最末的《井底引銀瓶》,“這是一位白尚書的詩,言直而切,我很是喜歡。”

“……感君松柏化為心,暗合雙鬟逐君去……聘則為妻奔是妾,不堪主祀奉蘋蘩……”一字一句,震耳發聵。

女郎神色一變,半晌笑道:“白尚書的詩好,小娘子的字也好。”說著站起來,鄭重給沈韶光行禮,“多謝小娘子提醒之意。”

沈韶光拉住,兩人重新入座。只婢子阿錦還懵著。

“小娘子不知道,我家是行商的,最講究買賣公平。我倆當日兩心相許,有不少書信,他若——負了我,我便抖出來,我固然得不到好,於他名聲也有妨礙。這是天子腳下,最重風紀,他要科考,考中要授官,當不會冒這險。”

沈韶光點點頭,想跟她說這長安城沒她想得那麽嚴謹,但她已經破釜沉舟走到了這一步,又是有決心有想法的……不過,總比完全“縱被無情棄,不能羞” 的傻白甜強。

既然如此,那就奔著情天情海撲騰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