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火腿與帥哥(第2/2頁)

沈韶光知道自己被耍了,也不生氣,反而對於三笑道:“就該多笑笑嘛,這多好看!”

於三估計對自己表情管理出現失誤有點不好意思,沒理沈韶光,徑直扭頭回屋去了。

自己選的傲嬌小公舉,還能怎麽辦?寵著唄!沈韶光撇撇嘴,學個於三垂眉耷拉眼的表情,又接著看鉤子上掛的腌肉們,想象著這些肉變成蜜汁火方、金銀蹄子、冬筍火腿……

這腌臘風幹的技術,古已有之,畢竟孔子就收十條幹臘肉當學費。唐人中不少愛吃腌臘的魚、肉的——據說先帝就喜歡吃鹿脯子,但今上不大喜歡,宮裏做的也就少了,沈韶光便沒能偷得什麽師。

幸虧於三舊主人是南邊人,也慶幸那是個吃主兒,所以於三雖然對腌豬腿不很在行,但很會腌野味兒。

沈韶光實操水平不行,但理論知識很過關。她曾做過一期專題,專門說這腌制火腿的,還曾親自跑到江浙一帶采訪腌腿子的師傅。

腌火腿是個講究活兒,選腿子就要選好,整豬在八十斤左右,不能太小,也不能超出太多,後腿則在七八斤之間。

取豬腿的時候下刀要小心,腿型要正,真真正正的“割不正不食”,所以後面還有“整形”這道工序。

腌制的時候,一次次地上鹽,用什麽鹽有講究,給豬腿做馬殺雞的手法,也有講究。

經過幾次上鹽,約摸個把月的時間,再進行清洗、晾曬,後面還有發酵、堆疊等多道工序。不只工序繁多,且步步講究,頭年的秋冬腌制,次年夏才算腌好,而講究的,則吃兩年腿、三年腿。

曾看八旗貴胄、雜文大家唐魯孫先生說腌火腿時要放一只戌腿提鮮,沈韶光問那采訪的師傅——這種有點玄學,又很市井的事出現在稿子裏,可比單純介紹工序有意思多了。

不知是不是這個手續失傳了,那個正正經經穿無菌操作服,像個外科醫生的年輕腌腿師傅堅定地對沈韶光搖頭。沈韶光很遺憾沒能給自己的稿子加點“狗腿”料。

其實沈韶光並不是從一開始就對火腿這種東西抱有如此好感的。她是北方人,家裏並沒有這些腌臘貨。

幼時,曾有南邊的親友送給父親一只正宗或者不甚正宗的金華火腿。那只腿被燉得油膩膩、鹹哈哈的,一股子怪味兒,沈韶光只吃了一口就再也沒下筷子。後來才知道,或許是母親沒有把肉面或者滴油處理好的緣故。

正經吃各種火腿菜,是工作以後。各種以火腿為主或者為輔的大菜小肴,只差點鮮掉沈韶光的舌頭。

與鮮肉比,火腿自有一股子歲月發酵的香醇味道,就像大叔與小帥哥們比一樣,那閱盡千帆的眉眼,看破不說破的笑容,哪怕褶子呢,都帶著時光打磨過的曲折,一比,年輕小夥子們未免太急促直白,缺了那麽點“靈魂”。

前世,中外娛樂圈頗有幾個沈韶光看好的“叔”,沈韶光看看天上如鉤新月,惆悵地想,他們並不知道在異時空還有一個自己的老婆粉。

穿越以後,沈韶光也頗見過幾個長相好看的男人,比如今上,長相就不錯,又有身份加成,說句龍章鳳姿,雖略嫌拍馬,倒也不離譜;還有幾位大王,相貌也很好。

李氏本就是隴西士族,是擇偶有優先權的那類人,後來得了天下,後宮裏更都是美人,一代代美貌基因沉積下來,想醜也難。

說到士族長相,沈韶光不由得想起同坊那位面癱臉的林少尹,想來也是一代代優良基因沉積的產物。那眉眼,著實有點如詩如畫的意思,氣質也好,美而不娘,威而不悍,既有文化人的雅致,又有權臣的威儀,嘖嘖……可惜是個面癱!

其實林少尹那位朋友長相也不錯,是個風流面相,尤其一雙眼睛很是招人,但看見他,沈韶光就想起“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幸名”來。

對著一條條的腌肉,沈韶光盤點了一遍認識的帥哥們,喟然長嘆,等肉腌好了,要先用黃酒和糖蒸一盂來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