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早飯(第2/3頁)

楚喬喬還有點迷糊,她打了個哈欠捂著嘴點點頭,“阿姨你也起的那麽早啊?”

“年紀大了,睡不著。”劉阿姨的聲音跟她一樣,聽起來很溫和。這種溫和不像是二夫人那樣讓人心裏發麻,更像春風拂面。

楚喬喬眯了眯眼睛,隔壁已經有炊煙升起,她摸著有點餓的肚子,“那阿姨我去做飯。”

“等會兒我做吧?阿澤這邊馬上好了。”

“沒事,我去,阿姨你照顧好孟先生就好了。”楚喬喬說著就跟劉阿姨拜了拜手。楚喬喬喜歡做飯,以前在孟家的時候大多戰戰兢兢的,生怕自己做出什麽不合時宜的事情,每天還要計較著千萬別多說話,保持低調。

如今到了楚家灣,終於到了她摸菜刀的時候了。以前老師傅就說過,一個廚子最怕的就是手生。想當個好廚子,每天必須用心的做上幾道菜,別講究做什麽,只要保證你手不生就行。

來了近一個月了,沒有摸過刀具,真是罪過罪過。

楚喬喬在外面的水龍頭邊洗漱了一下,攏了攏頭發在腦後紮了一個低馬尾。她沒有過多在意自己的面貌,因為一個好的廚子最重要的是手而不是臉,這是老師傅以前批評三師姐愛做菜時補妝擦粉摸頭發時說過的話,三師姐廚藝世家,不用學著做飯已經是人生贏家了。

後來三師姐沒有把老師傅的話聽進耳朵裏,可是楚喬喬卻記得很清楚。因此她雖然知道自己長得好看,有了掌心泉膚色也變得越來越好,出去走一圈可以吸引一群人的目光,可是楚喬喬依舊沒有拿它當回事。

從地底抽上來的井水沁涼,楚喬喬簡單的洗漱過後,就開始打量著房子的構型。

比起村子裏近兩年新起的三層農村小別墅,楚喬喬家的房子還沿襲著楚家灣老式的房間構造。

房子占地不小,算上鋪了水泥的前院足有兩三百平,農村基本都是這樣的配置。房子上下兩層設置,樓上以前是楚父楚母還有楚喬喬的臥室,另外包括書房和衛生間。下面是楚喬喬的舞蹈室還有客廳以及兩間客房。

現在他們一家目前都住在一層,上面楚喬喬還沒有勇氣打開。劉阿姨和楚喬喬各占一間客房,而孟澤只能待在舞蹈室。

那裏空間最大,還有很大很明亮的窗戶。一打開窗戶,就能聽見院子裏那棵枇杷樹上小鳥的叫聲。

出了房子,是寬大的院子,圍墻很矮,圍墻下長了一圈喜陰的七裏香,那麽多年沒有人管理,依舊雜亂的生長著,可以看出下面有工人清理和堆砌了兩塊高磚頭。最東邊是枇杷樹,從房子建起時它就種在這裏了,如今也長得很粗壯了,葉子是黑綠黑綠的。

聽說這棵樹是因為王女士讀了《項脊軒志》中“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這句話,讓楚澤田親手種的。

兩人的浪漫情懷楚喬喬不懂,卻十分羨慕,如今兩人都魂歸西天,原主也不知去了哪裏。這棵樹又寄托了誰的歸思呢?

庭院大,王萍也愛幹凈,除了西邊化出小的花壇,院子裏其他的地方裏都鋪滿了水泥,只是這些年沒有人打理,有些地方已經斑駁了。

枇杷樹前是另起的廚房,庭院西側就是吃飯的亭子,這個茅草亭還是楚澤田親手搭的,不過現在已經被修整加固過了,亭底下的方桌變成了原木長桌。

終歸不是記憶中的顏色,楚喬喬晃晃頭,把這些莫名的情緒甩開。

春天的早上還有些涼,太陽照破了山上的晨霧。她在臉上鋪打一些爽膚水,又洗幹凈了手,就走進了廚房。

廚房也很大,窗戶為了亮堂開了很大的窗,土灶上面架著兩個鍋,只加一把火,前面的鍋裏炒菜,後面的就可以把粥煮開了。可以看出廚房經過了大改,西側那裏全部換成近些年楚家灣時興的瓷板灶台,上面翻了嶄新的廚具。靠門那裏還放了一個煤氣灶,不過就是沒有抽煙機。

楚喬喬正想挽起胳膊好好做一次美味可口與的早餐,誰知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廚房裏只配備了簡單的米面,連個雞蛋都沒。

楚喬喬想了想先把大米淘喜了,在鍋裏加上水煮上。又用幹凈的盆裝上半盆面,加上鹽水攪拌按壓。

她想吃油餅了。記得有次她值夜班,外面下著暴雨。同事一個個都走了,只有她嘴硬說自己帶了傘,到最後被堵在了私房餐廳。

大師傅那時不放心過來檢查廚房裏的安全設施,就看見她一個人趴在座子上,像是只受傷又防備心很重的兔子。

一向最嚴苛的大師傅當時就嘆了口氣,用廚房裏的面給她烙了張油饃餅。

這是土家的說法,也是土家的做法。

不用加其他多余的東西只需鹽和油,把面團拍打揉搓的韌勁十足,然後用擀面杖轉著圈推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