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第2/3頁)

聽說有員工價,嬸嬸立刻忘了其他的事。

什麽S、M、L、XL的,說是按國外的碼子來分的,只有經常去佳瑛買衣服的顧客才知道。

董小剛跟嬸嬸說話時叔叔就在旁邊聽著,作為市委的領導,對於經濟改革這一塊是非常重視的,聽了侄子的話,他對這個新廠長很感興趣。

嬸嬸說了會話就回廚房做飯去了,董小剛留在客廳跟叔叔說話。

“聽說你們這個新廠長很有水平?”

“還真挺厲害,別看她年紀不大,又是個女的,對生產、經營還有銷售都很有自己的一套,反正按她說的來總能往好的方向走。”

董小剛跟叔叔說起了廠裏的流水線生產,說起了招商大會,說起了薪酬發放制度和福利制度。

“一件衣服按一條流水線是十五分鐘完成,每組五個人,也就是十五分鐘內能做五件衣服,廠長還說,隨著大家配合越來越默契,這個時間還有縮短的可能,或許過一段時間,一個流程下來只需要十四分鐘或者十三分鐘。”

“她讓朱廣龍做生產負責人,朱廣龍跟我一樣,都是紅旗服裝廠留下來的,包括之前的員工,只要自願留下,自願簽合同,廠長一個也沒裁,這方面我挺佩服她,氣度很大,比很多男人氣度都大。”

“這次招商大會是我協辦的,新任的銷售主管是個沒什麽經驗的小姑娘,我去之前廠長找我談話,讓我多幫襯著點,我是個男同志,在銷售這一塊有優勢,她還說,生產和銷售是一個廠的基石,這兩樣抓好了咱們廠就能屹立不倒,會發展的越來越好。”

“反正我跟著童廠長後面學到了很多,這次出差的機會也是我自己爭取的,我想看看廠長說的銷售決定一個廠的發展前景,到底是怎樣一個前景。”

董小剛一說就說了半個多小時,眼裏充滿著期翼和野心,整個人仿佛蛻變成了另一個人。

在董少平的印象裏,這個侄子會來事,但沒什麽大志向,當初把他安排進紅旗服裝廠確實有些私心,畢竟是自己的親侄子,總要為他的生活事業考量。

紅旗服裝廠倒閉,換了個私營廠長,之所以沒有給侄子安排新的工作,一是暫時沒有更合適崗位安排,另一個也有觀望的意思。

今天喊侄子過來吃飯,就是想問問他的工作情況,實在不行就給他重新安排新的工作,這個結局也是他沒有想到的,看來這個童廠長確實很有能力。

“既然你對現在的工作滿意,那你就在廠裏好好幹,叔叔也看你能成長到哪一步。”

“好,我會好好努力的。”

很有能力的童廠長買了不少海貨回家加餐,招商大會後又有幾家經銷商找來簽了合同,現在不擔心銷路,反而開始擔心生產跟不上銷售的速度。

不管怎麽樣,服裝廠的第一步總算是穩穩的走了下來。

“今天宣城的老姐妹給我打電話,不知道聽誰說了你辦廠的事,打電話過來恭喜我,另外呢,她們也想進貨回去賣,讓我問問你的意見。”

要說孫慧雲的老姐妹,還真是佳瑛服飾的鐵杆粉絲,自從第一次幫她們寄了衣服後,之後陸陸續續的寄過幾次。

去年她們還建議孫慧雲在宣城開一家服裝店呢,孫慧雲一心帶孫子沒心動,今年知道童佳開服裝廠了,那幾個老姐妹自己動了開服裝店的心思,先打電話給孫慧雲,知道孫慧雲不介意這個,她們這才委托孫慧雲問問兒媳的意見。

“可以啊,我們開門就是做生意的,既然是您的老姐妹,那我肯定給個優惠價。”

童佳話說的漂亮,孫慧雲聽了自然高興。

“那這貨怎麽進啊?”

“阿姨們要是有時間可以過來看看,廠裏的貨樣挺多的,不來看我也不知道給她們發什麽貨。另外還要簽個合同,這樣雙方都有個保障,價格方便我按出廠價的八折給。”

價格方面孫慧雲一點也不擔心,以她對兒媳的了解,做人向來通透大方,說是優惠了那就肯定是優惠了。

晚上海鮮大餐,松市是沿海城市,海鮮品種豐富,不過陸家是內陸的,因著口味問題,並不經常買海鮮回來。

今天的飯是童佳做的,辣炒花蛤、鹽焗皮皮蝦、香辣蟹、香煎鱈魚、蝦仁燉蛋跟海鮮粥。

“偶爾吃一次味道還真不錯。”

“媽,你們要是喜歡吃跟我說,我回來做給你們。”

“不用,你工作已經夠辛苦了,哪用你回來給我們做啊。”

“我工作辛苦什麽呀,你們在家帶孩子才辛苦呢。”

說完,童佳給孫慧雲和蔣玉蘭各夾了一個螃蟹。

“兩位媽媽辛苦了,這是犒勞你們的。”

兩人笑著夾著螃蟹吃了,自己辛苦不辛苦的另說,孩子知道感恩於她們而言就是再辛苦也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