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千手(第2/3頁)

“你是說……佛手坪的村民都不知道這裏有一尊佛?”

“如果他們知道,你覺得這些金銀珠寶還會被封存在棺材裏這麽多年嗎?”

“也是。”劉隊不禁有些傻眼,“那你說這些和尚為什麽花了這麽大工夫來雕這個佛像,卻又不公開它?”

江昭陽搖頭沉思了片刻,“也許是中間出了什麽變故,剛才小冬不是說墓裏的陪葬品有清代的嗎,也許在那個兵荒馬亂的年代,和尚不想這尊佛像毀於戰火,又或許跟埃及的金字塔一樣,他們只是一群虔誠的建設者,只是把雕刻佛像當成一種苦修,並沒有打算炫耀什麽。”

“金字塔?那不是一群奴隸造的嗎?”老劉有些不解,眼前的佛像能跟金字塔扯上什麽關系。

“是不是奴隸造的,現在有爭議。金字塔最厲害的地方就在於那些磚之間的縫隙砌得比頭發絲還細,連刀片都插不進去,那種建築技術,就算放在現在也是建築奇跡。如果它真是一群奴隸建造的,那也必然是一群極有信仰的奴隸,就跟建造這座大佛的僧侶一樣,他們都覺得自己是在幹一件非常聖潔的事情。”

“乖乖……”老劉忍不住嘆道。

這時跪在地上的顏以冬突然站了起來,問道:

“你還記得小玉今天說的話嗎?她說毛桃第一次來找她的時候,送給了她許多金銀珠寶……”

江昭陽點了點頭,“毫無疑問,那些金銀珠寶都是毛桃從這裏找出來的。”

“你在床底找到的那個‘國寶’,恐怕也是。”他又補充道。

顏以冬又看了那尊千手觀音一眼,怯怯地點了下頭。

“小冬,這觀音……有什麽來歷嗎?”

“嗯?”顏以冬有些不太明白他問這話的意思。

“我是說……有那麽多神佛,那麽多羅漢可以選,他們為什麽偏偏要雕刻一個觀音出來?”

“這也沒什麽奇怪的啊,雖然觀音在佛教裏的地位不高,但是在民間的聲望高啊,自唐朝以後,就是許多寺院的主像了。”

“這觀音到底什麽來歷啊?”劉隊感興趣地打聽道。

“根據民間傳說,她本是興林國的三公主,名叫妙善,從小就想出家,可是她的父王不許,後來她偷偷跑去一個寺廟修行,他的父王大怒,一把火便把寺廟燒了。大火中,一只白·虎救了她,但最後寺廟裏還是死了500個尼姑。因為佛教講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久之後,她的父王身上便起了500個膿瘡,怎麽治都治不好。醫生說必須要他親生骨肉的一只眼和一只手才能痊愈,但是他的大女兒和二女兒都不舍得,只有三公主聽說之後舍了自己的一只眼和一只手,給她的父王治了病,後來釋迦牟尼聽說她的善行之後,便賜了她千手和千眼,所以在佛教裏,千手觀音是大慈悲的象征,她用千手遍護眾生,以千眼遍觀世間。”

“千手千眼……”江昭陽突然望著佛像低聲呢喃起來,“所以說——這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身後就是有一千只手咯?”

聽到他這麽問,顏以冬突然皺起了眉頭,似乎這個問題很難回答。

“江隊,你這話問的!千手觀音……千手觀音,那當然是要有一千只手才能叫千手觀音呐!”一旁的劉隊忍不住插嘴道。

“是嗎?”江昭陽繼續目光炯炯地盯著顏以冬。

“這不是明擺著的事嗎!”劉隊癟了癟嘴。

顏以冬卻一直沒有說話,她正閉緊了雙眼,在往日看過的佛教書籍裏快速檢索著答案。

半分鐘後,她緩慢而沉靜地回答道:

“這個答案很不固定。有的觀音像是左右各二十只手,手中各有一眼,共四十只手和四十只眼,然後再分別配上二十五有,就成了千手千眼。另外,還有一種千手觀音,是面有三眼,身後有千手,每一個手掌中各有一眼。哦,對了,那個‘有’,是佛教名詞,是‘存在’的意思。”

江昭陽擡頭一看,頭頂的巨大觀音像身後的手臂數也數不清,肯定超過了四十只手,臉上也只有兩只眼睛,好像與這兩種說法都不相符。

“那還有別的說法嗎?”

顏以冬又低頭沉吟了一會,突然想起了初中時在舊書攤上偶然翻過的一本書來。

“還有一種說法……”她馬上補充道:“在成都大足區的寶頂山上有一座石雕的千手千眼觀音像,那個好像跟這個一樣,手呈扇面,排列多層。據說在清代就有人想弄清這尊佛像是否真的有一千只手,他們采用了貼紙條的方式,中間反復試驗過多次,但還是沒有數清。最後還是給佛像貼金的工匠給出了一個準確的答案,那尊佛像一共有1007只手。”

“1007……”江昭陽瞬間嘴角上揚,露出了一抹詭異的微笑,“你們還記得那個傳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