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佛系年代3(第2/2頁)

然而接下來一連三天,一天三頓,從來看郁一佛不順眼的老太太好像是真的糊塗了一樣,每次都要一邊罵她一邊給她吃“剩飯剩菜”,頓頓不落。

郁家其他人幾人沒少私下勸老太太,說她就算是剩飯也不該給二丫頭吃,老太太一個都沒聽,照樣給。

郁一佛都總是懷疑飯菜裏是不是給她下了毒,不然怎麽舍得給她吃呢。

卻不知老太太總在背後和老頭抱怨,“我可沒少給她吃啊,咋人還是看著苦了吧唧的,真是個遭不住福氣的!”

老頭只說:“得了,就這幾天,等人看過就完了。”

老太太心疼地點點頭,“等何家人看過了我得把這幾天讓她吃掉的糧食都扣回來!”

……

郁一佛這幾天沒閑著,她清楚自己現在上學的希望很渺茫,她爸治腿的機會也遙遙無期,但她不能就這麽認了,只要一切還沒成定局,她就一天不能放棄。

她一直在找自己手邊能利用的東西,主要是她媽的東西,家裏其他東西都是她奶管著的,只有她媽去世留下的那些東西老太太覺得晦氣懶得動,便全部堆在了她爸和她屋裏。

郁一佛用三天時間翻遍了她媽的所有物品,也明白了她奶為什麽沒動的原因,除了她奶覺得晦氣以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不值錢。

她媽是知青,有崇高的思想,愛讀書,當初身上也有一點余錢,但城裏的姥姥姥爺相繼去世後就沒了補貼來源,被柴米油鹽磨了幾年也不剩什麽,除了最後的金墜子和一點錢票被她奶哄走了,剩下的就全是書。

當初知識青年下鄉,喊的口號是下鄉幫助農民工,農民工怎麽幫助呢,郁一佛她媽能想到的就是給農民工傳授知識,幫助他們種出更好的田。

為此她買了不少關於工農業的書千辛萬苦地帶到鄉下來,這些都是知識,她自己腦子裏記不了那麽多,帶書總行吧。

可是下鄉前誰都沒想到下鄉後是那樣的情況,天天下地幹農活,根本不給他們施展理想抱負的機會,梁萍特意帶的那些書就和她的其他雜亂書籍們隨意堆放在了一起。

郁一佛看到她媽留下的這些書裏各種種類都有,許多散文,詩集,課本,農業書。

她把她爸房裏的書也都搬到了她的屋子,按類別給書本分成了幾大類,雖然暫時還看不出有什麽用途,但她記得小時候她媽總跟她說的一句話,知識就是力量,多看書不是壞事,她覺得總有一天這些書籍能發揮作用。

老太太每天看著郁一佛在院子裏來來回回的搬書,總是要翻個白眼罵幾句,她說了不讓讀書就不準讀,還天天拿著她媽留下的那些晦氣的書走來走去,這是走給她看呢?

沒用!

有何家給的糧食跟錢,她才不稀罕這死丫頭的工資,何況丫頭都要嫁人的,她就算收工資能收多久,還不夠給她上學的錢呢。

還是盡早把她嫁了的好,嫁給何家可不比拿工資差。

第四天一早,最後一勺粥老太太終於恢復正常似的給了小孫子。

馬上人就要來了,這一頓影響不了啥,老太太就一勺都不想多給了。

郁一佛洗好碗剛放下,就被老太太叫住。

“二丫頭今天留在家裏,有事。”

郁一佛問:“什麽事?”

老太太瞪她,“叫你留家裏就留家裏!”

老爺子穩坐一邊,幫老妻說話,“你奶不會害你的。”

老太太跟唱戲似的,應和道:“也不知道這丫頭怎麽養的,叫她不去幹活還不好,還當我這個奶要害她呢!二丫頭我跟你說,今天是有好事!”

郁一佛皺起了眉,從小她奶就不喜歡她,要她相信她奶找她有好事,有點困難。

老太太怎麽也不肯說具體是什麽“好事”,只斜著眼睛說:“你不是想上學嗎?今天這事要是成了你就能上學了!”

何家那頭的人都說了,二丫頭要是嫁到他們家,他們家給供上學,這多大的好事啊,要不是人家認定了二丫頭,她肯定就讓大丫頭去了,這丫頭真是不知好歹喲!

郁一佛最後和妹妹一起留在了家裏,因為她不去幹活,郁冬華糊的紙盒也不能給別人,她爸糊紙盒總能拿最高的工分,郁冬華給他也不能加工分了,給別人就只能給幾個堂姐,她不願意。

郁一佛和妹妹在家裏待了不多久,家裏便來了幾個人,手裏拿著大包小包。

“我不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