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出嫁(第2/5頁)

虞清嘉原本一臉無動於衷,平靜地看著侍衛往外走,侍衛越走越遠,虞清嘉的手心也越攥越緊。最後,她實在撐不住,率先說道:“夠了。”

侍衛聽到聲音停下,不知道該怎麽辦。虞清嘉轉過身,怒瞪著慕容檐:“你到底想怎麽樣?”

慕容檐揮了揮手,侍衛這才退下。他看著虞清嘉,聲音含笑:“氣消了?”

虞清嘉瞪著眼睛不說話,慕容檐絲毫不在意旁人的目光,擡手理了理虞清嘉耳邊的鬢發:“我說過,只要是你的話,無論是什麽,我都會應允。之前騙你是無奈為之……”

虞清嘉用力瞪著他,慕容檐自己也編不下去了,識趣地改了說辭:“好吧,以前我剛認識你,還沒有意識到你對我意味著什麽,故而做了很多騙你的事。但是現在,不會了。”

“那如果我剛才沒有阻止呢?”

“那就殺了吧。”慕容檐漫不經心,“你可能覺得我在利用你,但是剛才,我是真的打算將他們都殺了。”

宋王妃跪在地上聽得膽戰心驚,頭皮陣陣發麻。她原本以為自己的公公已經夠瘋狂了,沒想到和慕容檐比起來,還是略輸一籌。這種要美人不要江山的瘋狂勁,就是盡出瘋子的慕容家也比不上。

虞清嘉和慕容檐對視,他的眼睛清亮平靜,隱隱含著笑意,看起來一點都不覺得自己剛才的做法不妥。虞清嘉漸漸感到心驚,狐狸精竟然是說真的。他的瘋狂程度,似乎比她想象的還要高。

滿屋子人都不敢說話,慕容檐淡淡掃地上掃了一眼,語氣微挑:“還不走?”

宋王妃和其他人如夢初醒,慌忙爬起身告退。偌大的屋子很快就變得空空蕩蕩,慕容檐伸手撫上她的發髻,問:“怎麽沒戴我送你的那支玉簪?”

虞清嘉已經從白蓉那裏知道,光熹二年除夕夜裏慕容檐送給她的發簪,正是成德太子妃的遺物。那支玉簪來自慕容檐的曾外祖母,代代相傳,已經傳了三代人。後來,被慕容檐簪到虞清嘉的頭上。

這等信物象征著什麽不言而喻,從前不知道就罷了,知道了這只簪子的來歷,虞清嘉哪裏還敢隨便戴。她移開眼睛,說:“我還在孝期,不能裝扮。”

“你對我也不說實話嗎?”

虞清嘉嘆了口氣,道:“太貴重了。”

“有什麽貴重的。”慕容檐不以為意,說道,“我母親說這只玉簪要留給未來的兒媳,你早就是了。你要給虞老君守孝一年,所以我讓欽天監把吉日定在了八月十五。八月十五,我就向全天下昭告,你是我唯一的王妃。”

虞老君死在去年八月十四,慕容檐將訂婚的日子定在十五,可真是多等一天都覺得浪費。虞清嘉無奈,但心底泛起細微的感動。

廣平王納虞清雅時,不顧孝期讓虞清雅赴京,苦心經營賢王名聲的廣平王尚且如此,而慕容檐比他的堂兄更極端,更不顧一切,卻願意周全虞清嘉的孝期,等她出孝後再定親。

雖然是出孝後的第一天,但是,這樣做反而突出他的用心。

虞清嘉最終還是心軟了,她知道慕容檐曾經那麽惡劣是因為還不愛她,難得他自己也肯承認這回事。現在,他依然沒有原則,惡劣不堪,底線堪憂,可是,他對她卻最真誠不過。

虞清嘉輕輕點了下頭,微不可聞地說:“好。”

雖然慕容檐早就自顧自將她認成自己的王妃,可是虞清嘉知道,直到現在這一刻,她才真正答應嫁給他。

八月十四,虞清嘉脫了孝衣,重新換上鮮亮的顏色。第二天一早,禮部的旨意就送來了。

“故成德太子之子瑯琊郡王慕容檐天資縱橫,文武並重,今未有婚配。虞氏祖居兗州,門庭昭煜,地華纓黻,其第六女性行淑純,行孝有嘉,秀外慧中,故賜虞氏第六女為瑯琊王妃。宜令所司,擇日冊命。”

冊封旨意送達後不久,欽天監就送來了他們精心算好的吉日——十月廿五。

這個吉日定的可謂絲毫沒有尊嚴,欽天監最開始當真老老實實算吉日,特別認真地算在了明年三月。慕容檐低頭看了一眼,扔回來讓他們重算。欽天監的官員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後來經人點撥,才恍然大悟地往前挪了挪,定在年底十二月。然而他們還是低估了慕容檐,慕容檐還是不同意,欽天監和禮部的人只能硬著頭皮提前到十月廿五。其實慕容檐依然覺得太晚了,可是禮部的人都快哭出來了,堅決不肯再妥協,慕容檐只好作罷。

八月十五訂婚,十月廿五就要成婚,這時間不可謂不趕。其實戰亂年代,朝不保夕,不可能每一戶人家都有時間將六禮走一遍,下定後快速成婚的人家並不在少數,可是慕容檐不講理就在這個地方,雖然他把時間壓縮地很緊,可是卻不許省略任何一個禮節,六禮一定要全部走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