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第2/3頁)

或許,在他心裏,巴不得哥哥不成器呢。這樣的話,他就能在娘面前挺直腰板了。

在他潛意識裏,葉千榮才是他親兒子,而哥哥只是娘的親兒子。

葉榕不想哥哥繼續上輩子的悲劇,她想哥哥成為國之棟梁。哥哥其實是聰明的,他墮落,肯定有墮落的原因。

這幾日,葉榕除了早晚去給母親跟祖母請安外,其余時間都呆在自己院子裏好好休息。下過一場雨後,天氣陡然就涼快了下來,沒了暑熱,日子也好過很多。

這兩天葉榕也常常一個人呆坐著,對著銅鏡看。她是希望能再看到一些東西的,但可惜的是,那次之後,什麽都沒再看到過。

她到現在都覺得荒唐,這是給她開了天眼了嗎?為什麽只她一個能從鏡子裏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東西。但又會想,連死掉不投胎重活一回這樣的事都經歷了,還有什麽是荒唐的?

鏡子的事兒她倒也沒多想,畢竟是對她有利的事兒。這些日子來,想的最多的,還是哥哥的事兒。

明年又是三年一次考科舉的日子,她希望哥哥可以高中。

但哥哥現在在京郊的成賢書院念書,很少回來,就算偶爾回來一趟,他也是呆在前院的時間多。回後院來,不過就是給祖母母親請個安,略坐坐的功夫。

如今她想見哥哥一面都難,更別說督促他好好念書了。

葉榕正一臉愁容,桂圓走進來說:“姑娘,顧家大夫人來了,正在夫人院裏坐著。夫人差了人來,喊姑娘過去。”

對顧大夫人的造訪,葉榕倒是不意外的。只是葉榕現在比較頭疼的是,怎麽婉拒了這門親事才好。

很明顯她娘跟顧家大夫人是非常想撮合成這門親事的,她如果這個時候跟她娘說不肯,多半沒什麽用。而顧大夫人那裏,她更是不好說什麽。

葉榕心裏其實也有個拒婚的法子,但總歸是下策。如果有更好的法子,她也不想行下策。

葉榕換了身衣裳去母親院子,恰好在門外遇到了自己嫂子馮氏。馮氏的娘這些日子病了,刑氏讓她回家侍疾去了,所以這些日子都不在。

遠遠瞧見小姑也過來了,馮氏就駐足站在院門口等。見小姑走得近了,她便笑著迎了幾步:

“聽說大姑娘前些日子病了,可大好了?”

葉榕笑著道:“早好了。也沒有病,就是受了點暑熱而已,多謝嫂子掛心。”又關心她娘家情況,“嫂子怎麽不在家多陪陪伯娘?伯娘身子如何?”

馮氏似是沒料到一向嚴肅板正的小姑會對她說這麽多話,且今兒還對著她笑,她有些受寵若驚。

“多謝姑娘關心,我娘已經大好了。”

其實她母親沒有好全,但出嫁的女兒哪有一直呆在娘家的道理,婆婆能準她回去陪著幾日,就算是很明理了。她不能得寸進尺,所以,在家呆了幾日就被母親“趕”回來了。

好在娘親的病是老毛病了,就是每逢換季的時候就會腿疼,沒什麽大事兒,她這才能放心回來。

姑嫂倆簡單絮了幾句家常後,一並去了刑氏屋裏。刑氏問了兩句馮氏母親身體的情況,馮氏一一答了後,見婆婆沒再說話,她則安安靜靜站在婆婆身邊。

顧大夫人眼裏則只有葉榕,拉著她手好生瞧了一圈後,方才說:“你娘說你前些日子病了,我聽後嚇了一跳。好在沒什麽大事,否則別說你娘了,我也心疼。”

葉榕恭恭敬敬朝著顧大夫人行了一禮,方說:“讓夫人勞心記掛著了,榕兒給您請安。”

“快起來快起來。”顧大夫人就是喜歡葉家這個大姑娘,覺得她端惠賢能,知書達理,與她那長子正是天生一對。若是他們倆成了,當真是佳偶天成。

顧大夫人之所以這般著急定下來,也是怕葉榕被別人家聘走。其實早兩年,來葉家替葉榕說親的就絡繹不絕,只是刑氏大多沒看上,直到如今的顧家上門來。

見葉榕來了,顧大夫人才說出今兒來的真正目的:

“這場秋雨過後,也算是真正涼快了。我今兒來,除了瞧瞧大姑娘,也是有心想請你們去城外我一處莊子上遊玩。也沒別人,就我帶著我家旻丫頭,你們就當是去陪陪我。”顧大夫人還怕葉家母女不肯去,怕她們認為這還沒上門提親就去男方家莊子住不好,又懇切道,“旻丫頭鬧騰的,非說要她榕姐姐一起去,也怪我平日寵壞了她。”

刑氏明白顧大夫人的意思,她也想去,只是,畢竟是女方,總得矜持一些。

於是刑氏笑說:“你也知道,家裏大大小小的事兒都得我操心,我怕一時走不開。”

馮氏還算機靈,立即站出來說:“母親若不嫌兒媳愚笨,這幾日,就讓兒媳替您操心吧。也正好,給兒媳一個歷練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