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紕漏(第2/2頁)

謝遠不但喜歡這些畫,還能說出這些畫的由來,大約只有這樣才能探知作者作畫時的心境。

徐清歡道:“黃大人的意思是,這是一個禮物。”

黃清和頷首。

“也許謝遠開始也是這樣思量的,”徐清歡想及謝遠來京中時的作為,“所以他接到這畫之後並沒有多想,所以雖然發現大嫂的死有蹊蹺,也只是懷疑大嫂服用了道士的丹丸致死,一心想要找到道士為大嫂伸冤,這也是為什麽謝雲開始沒有對付謝遠,而是選擇在一旁觀察謝遠的一舉一動。”

黃清和道:“如果謝雲早就懷疑謝遠知曉其中的秘密,這封信自然不可能留到現在。”

徐清歡接著道:“我哥哥提醒了謝遠,殺害他嫂子的應該是謝家人,謝遠這才想到了大嫂讓人送給他的東西,於是將它放在了客棧。

就在同時,謝雲的眼線回報謝遠與我哥哥見了面,引起了謝雲的警惕,謝雲要試探謝遠到底知道些什麽,正好謝遠在身上放了一封假的信函,謝雲誤以為謝遠尚被蒙在鼓裏,更加肆無忌憚,認為只要除掉謝遠一切都會一了百了,於是他利用蓉曉的事,一箭雙雕,等於解決了兩個麻煩。

沒想到此事進行的並不順利,他自己反而被看出破綻,身陷囹圄。

謝雲被抓之後,他的同夥得知消息,恐怕我們繼續追查下去,於是盯著我們的一舉一動,謝遠與我哥哥單獨說話,自然是有事要交代,謝雲那些人最怕的就是謝遠手中還有線索,所以他們做這樣的安排,也不足為奇。”

黃清和看著手中的山水圖:“那麽東西很有可能會讓這樁案子取得新的進展,可這山水圖……”

徐清歡道:“黃大人是讀書人,想必平日裏也喜歡這些東西,可知這幅山水是誰所寫,其中又有什麽故事?”

黃清和思索片刻道:“這也不難,這幅山水畫是臨摹的,這畫的原作是前朝的孫儀,孫儀一生作畫無數,這幅畫卻最為珍貴,因為這是孫儀生前最後一幅畫作,也是孫儀遺憾之作。

因為前朝末年戰亂不斷,孫儀帶著一家老小想要回鄉避禍,卻不料途中染疾,不得不停下養病,這畫就是在病中所作,畫還沒做完,孫儀就病故了。”

徐清歡問道:“黃大人可知孫儀病故在何處。”

黃清和點點頭:“離京師不遠的太平府。”

徐清歡道:“不知謝家可在太平府有宅院或是親朋。”謝遠看到這幅畫,聯想到太平府,首先就會想到與謝家相關的事。

黃清和眼睛一亮:“事不宜遲,我立即命人去查問。”

“如果黃大人信得過,”徐清歡看向張真人,“有人的腳程更快,也更容易打探到消息。”

……

徐清歡與黃清和說話,張興一路向家中走去,回到自家的院子,關上面前的兩扇木門,張興的臉沉下來。

沒想到謝雲進京之後出了這樣的紕漏,接下來要怎麽辦?徐清歡會不會查到更多。

一個小小的女子。

他還記得魏王謀反案時,他去見安義侯時,安義侯正抱著那奄奄一息的女兒。

當時他就覺得,魏王案磨盡了安義侯的意氣,安義侯算是完了,而他懷中那半死不活的孩子,估計很快也會見閻王,他那時就決定離開安義侯這條破船。

事實證明他的決策是對的,他雖然此時官職卑微,早晚有一日他會光亮地站在眾人面前,安義侯府不過就是他們過河踩的一塊石頭。

可沒想到安義侯竟然會重新振作,再次統兵,而當年他懷中的孩子不但活下來,還敢與他們作對。

不能饒恕。

所有與主子作對的人,都不能饒恕。

這一次,他們父女兩個都逃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