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尋親記(21)(第2/2頁)

命運的齒輪也就這麽侯爺爺的父親供孩子讀書的時候開始輪轉。

侯爺爺後來上了大學,參加了革命,有了今天的一切。

在當地,如今的侯家,也算是名人。雖然侯爺爺還有堂弟堂兄堂妹在老家,依然很窮,可在地方上的很有名。至少沒有惡人敢欺負侯家其余的親戚。

讀過大學的侯爺爺,雖然投筆從戎多年,但氣質儒雅,是有名的諸葛。

在部隊時,能和戰士們打成一片,在別的場合,也能接待國際友人,還能說一口流利的洋文。

學問,博古通今,學富五車,不管什麽場合,都不會怯場。

君越與侯家的父子倆說話聊天一點也不怯場。送上的禮物,很受侯家父子的喜歡,都是壇子菜,喜歡著呢。

侯父不明白,這是湘省人才會做的壇子菜,遠在東北的唐君越怎麽會做,他沒加思索就問了出來,“親家,剁辣椒那些,你做的口味,怎麽都是湘味。不像是東北的口味。”

“跟我奶學的,她奶娘家所有的人,都是很早以前,逃荒去的我們那。我奶她們一大家子,吃菜的口味都是湘省的口味。

我娘跟我奶學,我跟我娘學。多年來,一個人帶著三個孩子,家裏條件不行。我就用相同的一些菜,換著花樣做,給孩子們改善生活……”

事實肯定有出入,原主的奶奶確實是湘省人,也確實是逃難過去的,也是喜歡吃湘省的菜肴口味,確實教過兒媳一些湘菜怎麽做,原主也確實吃過,簡單的學過,可不會多做。

不過這一切已經無據可查,現在是隨便他怎麽說。

“原來啊,那我們兩家可真是有緣。你也算是半個湘省人,咱也算是老鄉……”

“對,說起來,我也是湘省人。”

聊的愉快,最後決定讓小文西也住在大院裏,陪妹妹一起。

君越一個人去找線索。他沒有說大哥三弟的名字,他只說找失去聯系的親人 。侯父有說要幫忙,可君越不敢讓他們幫忙。

推了不讓侯父幫忙。

下午,郝運來送君越回招待所,還帶走了孩子們的行李。

第二天天不亮,君越就從窗戶躍下,悄悄的離開了招待所。

一心鉆進錢眼裏的君越,打算去黑市賺錢,賺古董,賺外匯券,這樣的話,他可以去到友誼商場購物。

他還想著給家裏寄點精細糧食回去,別的地方不好買糧食,可友誼商場能買一點。

燕京,東邊的一處黑市。

君越悄悄的找了一處沒人的地方,用神識壓制著周圍,不讓人靠近,放出來的成堆的糧食,自己還買了一個面具,可以千變萬化的面具。

瞬間,他就變成了一個年輕人,戴上手套,換了一身在這個時代時尚深藍西裝,黑皮鞋。

坐在折疊小板凳上,還點亮一盞大燈。他面前的地攤上,手表,油(菜籽油,茶油,花生油,豆油),精細大米,精細面粉,糙米,摻雜了玉米粉的面粉。

他身後除了糧食,還有十斤,五斤,兩斤幾種容量的油壺裝的各種油。

“老板,精大米怎麽賣?”第一位顧客麻著膽子過來詢問,主要是黑市也已經有兩個月沒有看到精大米。

被吸引過來的人只敢駐足觀望,不敢詢問。現在摻雜米糠的糙米都是一塊多,兩塊多一斤,純糙米是三塊一斤,精大米,用腳趾頭想也能猜出來,不是五塊,六塊,最少也得四塊錢一斤。

甚至是更貴的價格。

黑市的價格,一天一個價,不斷的漲,有時候賣的攤販稍稍多一兩人,價格平穩些,當天不會漲價。

可要是當天只有一攤販賣糧食,那價格可就說不好。攤販的良心,決定了當天的糧食價格。

即使這樣的瘋漲,還是有人搶著買。

不買就等著挨餓。

平時每天黑市的糧食,最多有五百斤,那還是最多的時候。

可現在他們對面的攤販身後,高高的糧食墻,快閃瞎他們的眼睛,真多啊。

“精大米啊,一塊五錢一斤,但需要半斤全國糧票。”

君越價格開的不高,但需要全國糧票。全國糧票沒有時間限制,十年後都可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