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第2/2頁)

“也不是什麽大事,就是小年輕行事沖動,和武安侯府的人,發生了點摩擦。對方是武安侯府,憑著這身份便多了三分理,我們哪裏比得上人家。”

怕女兒不肯幫忙,盧氏含糊著盡量將事情往輕裏說。

周氏信了娘親的話,聽完還安慰起母親:“娘,你也別憂心,既然不是什麽大事,咱們多備些禮,上門賠禮謝罪就是了。”

盧氏拉著女兒的手繼續抹淚:“你的侄兒你是知道的,沖動是沖動了些,本性卻是不壞的。”

本性不壞?席瑾蔓心裏冷笑一聲,打斷了外祖母要繼續往下說的話。

“武安侯府和我們肅國公府,如今來往雖不親密,但祖上有舊,稱得上是世交,不如外祖母仔細說說二表哥的事,我們也好看看,能不能讓爹爹出面從中說合。”

周氏點頭稱是。

這話正中盧氏下懷,外孫女不說,自己也要提起的,現在由外孫女說出來正好。

可是細說這事兒卻是不能夠的。別說外孫女未出閣,不能聽這種齷齪事,就是女兒這邊知道了,恐怕都不一定願意幫。

“若是女婿願意出面,那便再好不過了。”

聽外祖母閉口不談周承志犯下的什麽事,席瑾蔓哪裏肯依。

“外祖母且慢,不如外祖母先說說,二表哥究竟同武安侯府發生了什麽事,您也知道,肅國公府今時不同往日,武安侯爺近些年來勢頭正盛,聽聞又是個不近人情的,不一定願意賣這個面子。

再者萬一這事兒爹爹不方便出面,這一登門反倒惹惱了武安侯府,咱們肅國公府被落了面子不要緊,還連累了二表哥受罪。若是咱們知道了二表哥犯的事,也好早做其他安排,別白白耽擱了時間。”

席瑾蔓話裏句句都在替二表哥著想,挑不出錯來,怕祖母再避重就輕,末了席瑾蔓又強調了一遍,“外祖母,二表哥到底因何事,與武安侯府起了沖突?”

周氏一聽也是這個理,況且女兒話裏說,肅國公府被落了面子不要緊,可周氏哪裏舍得丈夫出去被冷言冷語相待,也不急著應下這件事。

“娘,你就說吧。”

盧氏面上有些訕訕的,暗怪這個孫女壞了事,若是單獨同女兒說話,哪裏會有這麽難纏。

“也不是多大的事,半個月前,承志被那些狐朋狗友,騙去了那種不幹凈的地方喝酒,原本想喝兩杯就走,誰知一個姑娘看承志出手大方,主動貼了上來。

正巧那姑娘是武安侯世子的表親先前看上的,當時武安侯世子也在場,都不知對方的身份,也沒有誰肯先讓一步,兩撥人便起了沖突。”

說話間盧氏還朝女兒使了眼色,指了指外孫女,示意不好在外孫女面前細說,不是自己不願意講。

若是往常,周氏便該與母親避開女兒,單獨細說,可是想著女兒今年就要出閣了,也該知道這些事,便沒有避開。

周氏才想安慰母親兩句,便聽女兒又開了口。

“爹爹最厭惡這些事了,心裏定不願意出面的,外祖母您是知道的,爹爹連納妾都不願意呢,別說外頭的這種。上回外祖母送來的那個遠房表姨,爹爹發了好大的脾氣,您還記得嗎?”

這說的是盧氏,親自從親族中挑了相貌上等的遠親姑娘,送到肅國公府的事了。

盧氏擔憂女兒無子,萬一哪一天色衰愛弛,失了寵連個依仗都沒有,便常勸著女兒給女婿納妾,怎奈女兒就是不聽勸,後來更是連聽都不願意聽到這種話。

她想著與其到時來個有心計的妾室,倒不如挑一個周家的人送去,生了男孩兒便認在女兒名下,怎麽也不會分了女兒的寵,對周家也更有好處。

於是盧氏便以遠房侄女,來京中探親的由頭,親自送人到肅國公府,說是讓遠房侄女見見表姐,臨走便用讓姐妹培養培養感情的由頭,將人留在肅國公府中。

盧氏想女兒再怎麽不情願,也不會落了自己這個面子。

人當時確實留下來了,卻是被席越舟連夜派下人送回來的,而盧氏母女倆也因此生了嫌隙,周家人花了好多心思,這才將事情揭過去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