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第2/3頁)

阮靜姝嘆聲道:“便借你吉言罷。”

......

每歲臘月廿八,大周皇帝會在皇城大慶殿設宮宴,以示君恩。

此次宮宴與太子桓曄的婚禮相近,便挪在了正月初一一同舉行。

因是今上第一個皇子成婚,且又是儲君。不僅皇城大內上上下下嚴陣以待,整個汴梁百姓也在翹首期待。早在幾日前,自宣德樓外至裴國公府所在的燕平坊,凡太子迎親鹵簿儀仗預計可能經過之處,商販皆擺攤設點,供觀禮的百姓所用。

正月初一,酉時正。

宣德樓正門開啟,桓曄著冕服攜皇家宴饗樂隊及儀仗侍衛,親迎至裴國公府。在裴國公府舉行過簡單的儀式後,仍是桓曄為首,而裴知月同樣著吉服,乘坐四馬所駕厭翟車。這種車四面皆空,只有四柱支撐著紫色的華蓋,因是冬日,柱子上懸掛著帷幕,華蓋的四角垂掛著彩帶。

葉微雨未去裴國公府送嫁,而是與葉南海及齊殊元直接進宮觀禮。

婚禮儀式在東宮舉行。

按照祖制,在進行完“六禮”中的“告期”後,就會“告廟”。也就是嘉元帝領著太子到太廟,祭祀祖宗先烈,告知他們一聲,大周的儲君桓曄不日便要成婚了,江山後繼有人,請列祖列宗莫要憂慮雲雲。

“告廟”之後就是冊妃,自此裴知月的名字就正式記載於皇家玉牒,冠上了夫姓。

相比之下,正式婚禮這日的儀式反而要簡便許多。

拜天地,拜父母,夫妻對拜後,禮官高唱禮成——

待新嫁娘入洞房後,大半觀禮的賓客便行至大慶殿與君同樂。

太皇太後近日鳳體抱恙,為著桓曄的婚禮,未鬧得人盡皆知。葉微雨在儀式結束後,便去了寶慈宮探望。

“老祖宗。”

葉微雨到時,太皇太後正靠在榻上喝銀耳蓮子粥,頭上戴著黃金鑲藍寶石的抹額,襯得她的氣色好了許多。

“阿不?”太皇太後驚喜道,“你眼下怎的過來了?前頭太子的婚禮進行得可還順利?”

“一切無恙。”她說著行了禮,本想著在榻前的腳凳上坐下,太皇太後卻拉著她與自己同坐。

“姑娘,可用了晚膳?”聽荷見葉微雨過來,使宮婢將熏籠裏的炭又加的足了些。

葉微雨搖頭,“還未到開宴的時辰呢,聽荷姐姐,與我一碗銀耳羹便好。”她說完便問太皇太後,“老祖宗,今日覺著身子如何?可還有忽冷忽熱之感?”

“已經大好了。”太皇太後笑道,“原本哀家打算著今日與皇帝一同去東宮觀禮,只可惜哀家這身子實在經不得折騰。”

“老祖宗您可說差了,我瞧著您身子還硬朗著呢,定會長命百歲。”

“那是自然,哀家啊...”太皇太後握住葉微雨的手,“不僅想看到你出嫁,還想看到元哥兒娶妻呢!”

她這話轉的突然,葉微雨驀地有些臉紅,害羞道:“怎麽話頭忽地轉彎了呢?”

“你外祖母在與你一般大的年紀時,都已經定親了。你的母親也是,哀家還記得你父親當年蟾宮折桂,老齊國公一眼便相中他。一晃這麽多年過去了,哀家的阿不也到了婚嫁之齡。”

太皇太後說著,目光便混沌起來,似是在懷念往事。

葉微雨探究的喚了一聲,她才回神,緊接著說正事,“前兒皇帝來看哀家,與哀家提起小九的婚事,道他有意將你許婚給小九,哀家覺著,待太子大婚之後,賜婚旨意就該下了。”

桓允生辰第二日,他就去纏著嘉元帝賜婚,只當時桓曄的婚禮正進行到緊要關頭,且嘉元帝還未與葉南海面議此事,自然也就把賜婚的事擱置下來。

而今太皇太後都主動提及,想必賜婚已是板上釘釘之事了。

太皇太後自然期望她能嫁得如意郎君,便是葉微雨面子薄羞於談及此事,仍是道:“你與小九有自小長大的情誼,雖然親密,可婚姻的好壞決定你後半生的日子,若是覺著勉強,哀家可為你做主。”

“老祖宗——”葉微雨還未及回答,就聽桓允吊兒郎當的聲音響起。

不過須臾,他便掀簾進殿,到太皇太後跟前,假模假式的控訴,“老祖宗,您這是想棒打鴛鴦?孫兒好容易才求得阿不允婚,您就可憐可憐我吧?”

“你這滑頭!”太皇太後嗔怒道,“竟將哀家當做了惡人。”

“可不就是,”桓允抿抿嘴,“我對阿不的心天地可鑒,幼時見著她第一面就覺著合格姐姐甚是好看,日後定要娶回家做我的夫人,所以老祖宗您就放寬心吧!”

三人又說了會兒話,太皇太後便精神不濟先回寢殿歇下了。

待她走後,桓允吩咐宮婢備一些樣式簡單的小菜送來,這一晚東奔西走的,肚子裏早就唱起了空城計。末了,他拍拍自己身邊的空出來的位置,示意葉微雨坐過去,兩人一齊擠在紫檀木圈椅裏,細細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