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第2/3頁)

堂屋裏暫時就只剩下老爺子一個人了。

剛好他現在有點思緒想要整理,沒人來打擾他正好。

剛才看完信出來的時候,他面上情緒看著是挺冷靜,但心裏卻交織著激動和擔憂之情,遠遠沒有他表現出來的這麽平靜。

激動是因為這封信是他以前的老團長寫給他的。

擔憂也是因為這封信的內容。

對老爺子來說,他能有今天都多虧了他當兵時認識的老團長。

老團長不僅是他的首長,更是他最尊敬,也最崇拜的人。

因為老團長教給他們這些兵的本事不僅僅是打仗,更是言傳身教的讓他們從他身上學會了為人處事,學會了各種足以立足於世的經驗,對他們所有人來說,都足夠受益終身。

當初他剛入伍的時候就是個毛頭小子。

空有一腔熱血,人卻沖動又沒腦,為此鬧出了不少幺蛾子,是部隊裏有名的刺頭,那個時候每天戰鬥那麽緊,根本就沒多少時間調`教新人,他為此被踢皮球一樣踢到過好幾個番隊。

直到被踢到老團長手裏才沒在輪轉,而是徹底留了下來。

那時候老團長還只是個一個連長,但已經很有名氣了。

據說老團長祖上就是軍人世家,專出大將軍的那種,每代都有特別擅長領兵打仗的將軍,到了老團長這一代,他自己就是家族裏最有天分的天才。

不管是行軍打仗還是訓兵,他都特別有一套,還是別人學不來的那種。

他跟在老團長手下很久之後才明白什麽叫真正的文韜武略。

對他來說,這四個字形容的根本就是老團長本人!

老團長一點都不嫌棄他這個刺頭,只用了很短的時間就找出了他的特長,讓他做了偵察兵,後來他就在偵察兵的道路上一路走遠了,並且做得很好,用事實證明了老團長沒看錯人。

因為老團長對自己手下的兵,平時有時間的時候都會傳授各種知識,不識字的從認字開始,認字的就從如何打好勝仗,如何在打仗中保護好自己等等開始學。

他們連隊的兵蛋子當初都是最累的。

但在戰場上活下來的人數卻是最多的。

而且凡是活下來的,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本事。

就像他,雖然因為一點個人原因退役了,但老團長教給他的東西已經侵入到了他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讓他哪怕只是在農村當一個大隊長也能最大程度的做好這份工作。

所以老團長在他的人生中起到了多大的作用可想而知。

啊不對,該改口了,現在再叫老團長就不合適了,老團長現如今已經是一位赫赫有名的將軍了,他應該叫首長才對。

首長能給他寫信,他是真的很激動。

這證明首長還記得他。

哪怕首長寫信是為了讓他幫點小忙,但這依然改變不了首長記得他的事實。

等激動退卻,老爺子就將信裏的內容再次在腦子裏過了一遍,不由有些憂心,能讓首長如此厲害的人寫出這樣一封信來,足以證明首都的形式有多嚴峻,他們這裏跟首都比起來根本就是天壤之別。

首都才是真正的兵不血刃!

到底是經歷過風浪的人,雖然擔心,但老爺子很快就調整好了情緒,他在這裏擔心再多也管不了那麽遠,也沒能力管那麽遠,還是先做好老首長交代的事情吧!

想到這裏,老爺子頓時釋然多了。

而沈小雨已經帶著表妹洗完手洗完臉了,洗完後兩個人都涼快了一些,從灶房出來的她們直接湊到了正在說話的沈婉和沈家玉身邊。

走到近前的時候,沈小雨正正好聽到沈小姑在說,她今晚在家裏住一晚明天走,兩個孩子想要在姥姥家玩,就讓他們多待幾天,然後拜托沈婉這個小嫂子兼閨女幫忙照看一下孩子。

沈小雨:看吧,她就說表妹又要留下來了,估計跟去年差不多的情況吧,就是今年又多帶了一個小表弟而已,小意思!

首都唐家。

在首都本來屬於一方大佬的唐家最近頗有些風聲鶴唳,大院裏屬於唐家的警衛員已經全都撤走了,家裏幫忙的阿姨也都被遣散了,現在也就只剩下唐家自家人。

唐家子嗣本就有些單薄。

老爺子只有三個孩子,兩個兒子一個女兒。

女兒嫁了人,膝下二子一女,孩子也只能說是半個唐家人。

大兒子從政,膝下只有一子一女,二兒子從軍,膝下更是只有一根獨苗苗,二兒媳婦因為生產的時候落了點病根,以後可能也沒法再生了。

在這個年代,只有一個孩子簡直就是鳳毛麟角的情況。

而唐繼安就是這根獨苗苗。

唐家如今面臨著巨大的危機,老大媳婦見勢不對已經跟唐家劃清了關系,說出跟唐老大離了婚的話,並且帶走了女兒,一點都不顧念舊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