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第2/3頁)

比如大紅色就很好。

像老太太這樣上了年紀的人其實就喜歡小孩子穿這些鮮亮的顏色。

對此,沈家陽當然是有自己的理由的。

不過這個時候已經到飯點了,沈婉聽到動靜已經從灶房出來了,手裏還端著晾好的大白開,看到大家都圍在一起,招呼了一聲,“飯好了,我們先吃飯吧,有啥話吃完飯再說!”

“對對對,先吃飯!”沈家陽將東西收到一起。

收好的東西隨便這麽放在堂屋靠墻的角落,等吃完飯再慢慢收拾。

灶房裏還留了一點飯,是給在公社小學上學的幾個孩子留的。

在沈小雨上面還有四個孩子,老大沈建今年已經十四歲了,現在在鎮上上初中,因為路比較遠,中午都不回來吃飯的,直接在學校交了糧,就在學校吃,偶爾也會被沈小姑喊到家裏吃點好的。

但在公社小學上學的沈康和沈梅沈蘭三個孩子,他們中午都要回家吃飯的。

只是學校放學之後再走回來,跟村裏下工時間比起來要晚上一些,所以一般家裏人午飯快吃完或者已經吃完的時候,三個孩子才能到家。

這就需要每天專門替三個孩子留點飯了。

家裏孩子多了之後,原本那張桌子已經有點不夠用了,所以老爺子抽時間又打了一張略小一點的桌子,現在家裏人吃飯都分成兩桌了。

男人一桌。

女人一桌。

孩子自由選擇,想跟誰跟誰。

這樣是因為男人和女人在飯桌上愛聊的話題不一樣,分開剛好可以聊自己喜歡的話題,大家都挺滿意,這習慣也就一直這樣維持下來了。

等到開飯後,老太太這邊已經問到外孫女了。

剛才她一眼就看到了外孫女,但沒來得及問,現在總算有時間了。

而男人這一桌上聊了幾句之後,老爺子就看著三兒子問道,“這次回來打算在家待幾天?”

這個話題可以說家裏人都挺在意,所以在老爺子話落後,旁邊桌的幾個女人也全都將目光投注了過來,包括了解了外孫女要在家裏住一段時間的老太太,而其中又以沈婉為最。

她想著男人如果能在家裏多待一陣子就好了。

現在家裏已經沒有以前那麽困難了,相反,因為沈家陽的拼搏,可以說家裏條件已經很好了,他真的是一個特別適合在外面闖蕩的人,別人哪怕花費他這麽長的時間也不一定能做出他這樣的成績。

正因為這樣,沈婉才更希望男人能在家多待待。

沒曾想,沈家陽一開口就給了一個讓全家人都萬分驚訝的回答。

他將嘴裏的飯菜咽下去之後,沖著大家微微一笑,清清楚楚的回答道,“這次回來就不出去了,至少幾年內都不會再出去了。”

“真的?你真的不出去了?”

這話是老太太和沈婉婆媳倆異口同聲的問出來的。

其他人雖然沒有直接問出口,但表情也表達出了這麽個意思。

因為大家的注意力在這一時刻都落在了沈家陽身上,也就沒注意到坐在上首的老爺子目光定定的看了三兒子一會兒之後,突然就笑了,眼裏充滿了欣慰之色。

作為父親,兒子這麽有能耐,靠自己一個人就在外面闖出成績來,老爺子自然是高興的,但同時,他偶爾也擔心兒子會迷了眼。

而這一點點擔心在聽到兒子肯定的回答後,徹底消散幹凈了。

看來兒子在外面闖蕩這幾年不僅沒迷了眼,心裏反而有著一杆秤。

做事比以前更有條理,也更穩了。

他作為隊上的大隊長,要經常去公社開一些會,負責理解並施行公社下發的文件,再加上他曾經當兵時練就的敏銳,以及在鎮上當公安的老朋友偶爾跟他聊天時提到的一些消息和他自己的親眼所見和親身體會,都讓他發現了一個不太妙的事實。

那就是最近的局勢有些緊張。

雖然還不明顯,但確實存在著。

這股隱隱約約的緊張感給了老爺子一種即將會有大事發生的預感,並且這股預感一直存在著,隨著時間的流逝,還在加強。

沈小雨如果知道老爺子這個想法,一定會佩服的五體投地。

可不就是麽。

再有一年,時間線就要進入到歷史上有名的大革命時期了。

現在大革命雖然還沒開始,但聰明人,或者說是有點政治敏銳度的人都能從一些細節發現點什麽,老爺子僅憑一些細枝末節和自己的理解就能察覺到這些,真的已經不是簡單的厲害兩個字就能形容得了的。

老爺子欣慰也是因為覺得,兒子在外面可能也有所察覺。

縣城跟農村比起來就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天地,接觸的人和事,都更多更雜,能這麽快察覺到問題,並且毫不貪心的收回邁出去的腳步,這在老爺子看來就是一種極有魄力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