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第2/3頁)

沈家陽將頭繩和發卡分別給了嫂子和媳婦,還跟嫂子說,“嫂子別嫌棄啊,等以後賺了錢再給你們買更好的。”

沈大嫂和沈二嫂哪有半點嫌棄的意思。

小叔子賺了錢都還記得給她們當嫂子的送東西,雖然不是啥特別值錢的東西,但這份心意就足以讓人心裏舒服了,要知道她們男人都沒想過買東西送她們呢,小叔子這也太會做人了。

同樣這個想法的就是沈小雨了。

她是看著她爸做的這一切,感覺他情商真的好高。

不,應該說智商情商都高。

這樣的人不成功都沒有天理了。

這麽一想,感覺自己這輩子或許能躺贏成為富二代也說不定呢?!

別打擾她,讓她先幻想一下,就算她自己有那麽大一個隨身商場,但跟靠自己努力,或者靠爸媽成為人生贏家是完全不同的兩碼事!

如果非要說的話,那就是踏實感吧。

靠自己的努力得來能看得見的東西,和不知道什麽原因跟自己綁定,又不知道什麽時候會消失的商場比起來,當然是前者更讓人有踏實的感覺了。

該看的看過了,該送人的也都送了,剩下的自然全都要交給掌家的老太太了,至於什麽時候吃,該怎麽吃,到時候都要看老太太的安排。

不過雖然暫時不能吃,但知道家裏有這些好東西,心裏的感覺都是不一樣的,因為遲早都要吃,這種期待感讓人心情都會變得愉快。

老太太將東西拿走很快收了起來。

但該問的還是要問。

比如為啥回來這麽晚,買這些東西又花了多少錢等等,分享的喜悅過去之後再提這些問題,那就不會讓人覺得不得勁兒了。

沈家陽倒也沒糊弄。

他總結了一下語言就開始解釋,“我幹活的那個工地現在是在給一家鞋廠蓋家屬樓,鞋廠最遲年後就得分房,工地上還差最後一點收尾工作,所以大家就全都留下來把最後那一點活做完才結束。”

當然這樣工資也稍微多了一些。

“膠鞋就是我在那個鞋廠找熟人買的,比在櫃台上買要便宜多了。”至於熟人怎麽來的,當然是工作的這兩個月工作的時候混熟的。

他出去工作可不僅僅只是搬磚。

他很清楚人際關系的重要性,所以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並不介意多做一點其它事給自己擴充一下人脈,再跟工地上的負責人套套關系,好下一次有這樣的活時還能找他。

這不,他的努力還是有效果的,回家前就又接了一份新工作。

同樣是在工地上做活,等過完年就能去。

像這種工作,真的是說多不多,但說少一點都不少,特別是這種活的工期還算比較長,只要找到一份,穩定下來就能幹好長一段時間。

他這次做的這份時間短也是因為人家工程到了尾期。

不然蓋房子哪可能這麽快就結束。

在沈家陽說這些的時候,全家都聽得全神貫注的,帶回來的這些東西,就剩下一大塊後臀肉的來處了,至於發繩和發卡這些小東西反而不重要。

都說了這麽多了,沈家陽也不介意說得更詳細一些,好讓家人放心!

“縣上有一個殺豬場,應該是好幾個人合夥開的,沒有熟人都找不到地方,我是被人介紹過去買的,在那裏買肉不用肉票,我就買了一塊帶回來了。”

要知道現在買東西基本就少有不用票的。

能買到不要票的東西,除了黑市就是那種偷偷私人賣東西的地方了,就這一點來說,大家都是心照不宣的,所以沈家陽說完之後也沒人追問。

至此,該交代的也算是交代完了。

老太太心裏也安穩了許多,但哪怕兒子這麽說了,有一點卻還是不容忽視的,這些東西買下來,他手裏肯定就沒什麽錢了。

這話老太太沒當著家裏人的面問,但私底下還是問了的。

沈家陽對此的說法是,“哎呀,我這不才剛出去工作麽,回來一趟當然要給家裏人買點東西了,反正錢賺來就是要花的,等花完再賺就行了。”

對兒子這個說法,老太太也無可奈何。

有時候人的本性真的是從骨子裏透出來的,她這個小兒子就是那種手松又大方的,有好東西就很願意跟人分享,從來都不吝嗇,哪怕他從小也沒過過太多好日子,但這種性格依然保持了下來。

好在他會花也是建立在他會賺的基礎上,這才讓老太太不那麽擔心了。

兒子長大了,媳婦都娶了,她這個當媽的也就不管那麽多了,他這個性格就讓他媳婦去操心好了,只要她媳婦沒意見,她這個當媽的自然也就無所謂了。

等該交代的全都交代完之後,沈家陽這才找到跟媳婦孩子獨處的機會。

一家三口回到房間,沈婉就把沈小雨放到床上靠墻跟的位置,然後她自己松開手退到一邊,沖沈家陽笑了笑,“你就站在床邊,試著叫一下孩子,看她會不會認你,來吧,試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