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二修)(第2/3頁)

甄父指了指自己:“ 你瞧我現在,你娘走了這麽久,我到現在還想著她。你上京城之後,我一個人待在家中,有時想要說話都找不到人。你身邊沒人陪著,連受了委屈也沒處說,這京城不比江南,你長得又好看,要是有誰欺負你,誰能給你出頭?”

“爹也不是非逼著你再嫁,爹只想你過得好,可我看著,裴慎他也沒做什麽對不起你的事情,這些日子還費盡心思追在你後頭,連命都不要了,就求著你別和離。”甄父嘆氣:“眼看著日子越過越好了,你倒是和爹說說,到底為什麽非要與他和離?”

甄好本想說,自己一個人也能過得好,可仔細想想,她也沒一個人過過,這話頓時理不直氣也不壯了。

她爹不明白也是應當的,裴慎也沒做什麽對不起甄家的事,管理鋪子出了不少力,給的銀子也全都沒要,頂多是一段時間沒有過得原先那麽清貧,可他為甄家出過的力足以抵消。要在她爹的角度來看,還是她對不起裴慎呢!

這輩子的裴慎也的確是什麽都沒做……

甄好忽然想起那日裴慎對自己說的話來。

他讓自己別把他看做別人,可那個別人就是上輩子的他自己。其實甄好也明白,裴慎是被自己遷怒了,裴慎也還是那個裴慎,同樣的相貌與身世,同樣的怪毛病,可如今卻學會了主動,日日追在她的後頭,倒是她從未見過的厚臉皮,這輩子的他除了提出和離之外,還什麽都沒有做。可她又很難不遷怒。

重生的事只有她一個人知道,她與誰都解釋不清楚。

甄好輕聲說:“可我已經不喜歡他了。”

甄父一愣。

當初甄好因著喜歡,一廂情願讓裴慎入了甄家,如今又因為不喜歡,固執地要與裴慎和離,這話說起來任性,可細想又很正常。

他女兒的性子本來就是如此。

甄父幹巴巴地道:“不喜歡……不喜歡,那也沒辦法了……”

甄好默不作聲。

可甄父又道:“但是再嫁的事情,你也得好好考慮,爹還是那個想法,你身邊得有個人陪著,不然,你一個人該怎麽過?”

甄好默默應下。

她心裏清楚甄父的好意,可卻並沒打算按著做。

她爹的意思她明白,只是她一輩子的情愛交給了裴慎,哪怕是重來一回,也很難像年輕姑娘那樣再熱熱烈烈地愛上誰。她爹是一片好意,可她又很難做到像她爹說的那樣。她雖模樣年輕,可內裏還是個老太太,哪裏還有年輕姑娘的鮮活氣,與真正的年輕姑娘比,也比不過她們。

等裴慎的那個居養院開了,再領養一群孩子,更別說還有福余在身邊,等孩子們長大,子子孫孫無窮盡,身邊也不會少了人陪著。

算算日子,那居養院也快要開了吧?

……

自從裴慎在策論中提出居養院後,皇帝便時常把他叫進宮中探討,兩人探討數日之後,總算是理出了一個章程。

如今國泰民安,百姓安居樂業,可街上的乞兒卻也不少。皇帝愛民心切,猜想這是對百姓們有好處,在有了初步的章程之後,與其他大人也商討了一番,便決定在京城試行一下居養院。

皇城腳下有不少空地,皇帝興沖沖地批了一大塊土地,工部監督管理,很快便有工人建造起了一座規模不小的居養院,屋舍有幾十上百間,間間屋子不大,只有一個大通鋪供人並睡,還有木箱等物存放東西。所耗費的土木石料皆由國庫出銀子,除此之外,宮外的告示欄上也張貼告示,像城中官民募集田地銀糧。

朝中雖有反對的聲音,可皇帝態度堅定,此事也是利民之事,也有不少大人以身作表率,捐獻出了田地與錢糧,還有京城之中的富商也紛紛響應,百姓們也略盡綿薄之力,不長的時間裏,便募集了不少銀糧與田地。

甄好自然也出了不少銀子。她心知這居養院未來還會辦的長久,甚至連她的幾個孩子也是從居養院抱養過來,在朝廷募集錢糧時,她也毫不吝嗇,是最主動的那個。傳到皇帝耳中時,皇帝還對裴慎多有嘉獎。

裴慎與皇帝討論之後,這居養院也不止收養流浪棄兒,還有家中沒了子孫後代的孤寡老人,以及沒有家人的殘疾人士。入住居養院的人選也是經由嚴格挑選,每一人都登記在冊,若是有四肢健全的遊手好閑之人想混入其中,則會被揪出來狠狠懲罰一頓,再毫不留情地趕出去。

除了募集來的土地銀糧,皇帝也批下了大片公田,雇傭附近的百姓過來耕種,而居養院中尚有行動能力的老人與孩童也加入其中,哪怕是行動不便的人,也有更為輕松的手工活計,每一人付出了多少勞動,就會有專人記下,再根據勞動的多少另外獎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