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前生因緣(第2/2頁)

果然,從前的東宮良娣王娡,父親叫王仲,是槐裏人,母親叫臧兒,是從前燕王臧荼的孫女,臧兒嫁到貧寒的王家後,生下了兒子王信,和兩個如花似玉的女兒,大女兒叫王娡,便是日後的王皇後,平陽公主和武帝的母親;小女兒叫王皃姁,後來也為景帝生下了四個兒子,被冊封為夫人,可惜早逝。

平陽公主繼續追查下去,發現太後在入宮前,曾經有過短暫的婚史。

十六歲時,王娡嫁到長安城的金王孫家,作為破落王孫的金家,兒孫們大多從事皮毛生意,經常出關與匈奴人做交易。

王娡的丈夫金五郎,因為生意好,在長安城的大成巷置了新宅,入住不久,王娡就生下了一個女兒,起名金帳鉤。

金帳鉤滿月後,王娡回娘家小住。

此時,她父親王仲已死,母親臧兒改嫁長陵田氏,又生了兩個兒子,家道更加寒素。

王娡回家的那天,恰好有個瞎眼賣卦人來為即將入宮選秀的王皃姁算卦,他摸了摸王娡的頭骨,驚道:“這是大貴之相,此人若然未婚,應該入宮候選,說不定有後妃之望。”

深信蔔筮之術的臧兒,當機立斷,將王娡留在娘家不許回去,要求與金氏離婚。

深深愛戀妻子的金五郎,上門來找嶽母理論。

從小生長在王府、見過不少世面的臧兒,冷笑著說道:“小小一個雜貨商,也敢和太子爭風?娡兒已經進了太子宮,現在是太子最寵愛的女人!她現在已經有了身孕,下個月,就要被冊封為良娣。”

一個出入關外的皮毛商人,如何與大漢太子爭奪女人?

金五郎心灰意冷,不再過問王娡的消息。

一年後,備愛太子寵愛的王良娣,生下了一個女兒,就是後來的平陽公主。一直以來,平陽公主都以為自己不僅是景帝的長女,也是王皇後的長女。

豈料在這大成巷裏她還有一個流落民間的姐姐。

十歲的時候,金五郎拋下了幼小的女兒金帳鉤,染病身亡。

帳鉤守著一點寒素的家產,和老保姆相依為伴。因為家貧,又是親戚都不過問的孤女,金帳鉤直到二十四歲,仍然沒有出嫁。

而在後宮裏忙著與栗姬、程夫人們爭權奪勢的王夫人,根本沒有時間,也不敢來打聽帳鉤的消息,她只能在無人的黑夜裏默默為這個身世可憐的女兒落淚。

“姐姐!”平陽公主想到這裏,忍不住心下酸痛,“你真的是我的姐姐,金帳鉤。你看看這個!”

她從袖裏取出那只舊木匣,匣下還刻著一個小小的“金”字,平陽公主彈開匣鎖,取出那只紅綢荷包,打了開來,含淚道:“這是你的胎發,母後常常拿起來熟視,落下心酸的眼淚。以她現在母儀天下的身份,她不敢也無法召你進宮團聚,可是,她思念你的心情,與天下任何一個母親沒有分別。”

金帳鉤終於哭了出來:“我……我……我真的有一個母親嗎?我不是做夢嗎?我有這樣高貴的弟弟和妹妹嗎?我……我……我……蒼天哪,你為什麽在這麽多年的苦難之後,賜給我這樣重大的難以承受的幸運?”

武帝也禁不住眼中蘊淚,伸手挽起金帳鉤的衣袖,嘆息道:“大姐,這些年來,你承受過太多的苦難,朕會好好地補償你!現在,朕帶你前去謁見母後。”

金帳鉤膽戰心驚地跟著這雙富貴逼人的弟弟妹妹,離開自己破舊的屋宇,推開漆皮掉落的木板門,緩步走了出來。

外面,是成群的老鄰居,是靜靜峙立的佩刀侍衛,是無數卑躬屈膝的小黃門和衣飾華麗的侍女。

他們的眼中,有敬畏,有艷羨,有尊重,也有隱藏著的嫉妒和懊惱,但再沒有了金帳鉤從前熟悉的那些眼神:那些冷淡、輕藐,那些厭惡,那些憐憫。

遠處,在灑掃幹凈的大成巷外,八名侍衛同時拉開天子玉路車的雕花車門,然後同時單膝跪下,恭恭敬敬地迎接著當今皇上那相貌黧黑、氣度畏縮的長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