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前塵舊恨(第3/3頁)

當年枉自將心機智慧都用在了殺敵制勝、守邊練兵上,還不如多學些進退之策,才能保住自己的爵祿和前程。

現在一切是遲了。

四兄弟中,官高位尊的周亞夫,在幾次忤逆劉啟的意思後,又得罪了王皇後等人,劉啟心下厭惡他,幾次故意當眾冷落周亞夫,隱隱有廢去丞相的意思。

恰在此時,周亞夫的兒子買了五百套兵器盔甲,價格殺得極低,賣家心中不忿,上告至朝廷,說周亞夫要謀反。

劉啟不問青紅皂白,命人去收捕周亞夫。

周亞夫當時便要橫劍自盡,被他的夫人哭著攔了下來,終於被捕入長安大獄。

在獄中,廷尉審訊時強加給他罪名:“周亞夫,你買了這麽多兵甲,是想要謀反嗎?”

周亞夫氣憤地回答:“這是我準備日後陪葬用的,周亞夫已經六十多歲了,還能帶兵謀反嗎?”

廷尉卻冷笑著奚落他:“買五百套兵甲做葬器,丞相是想在地下謀反!”

周亞夫氣得口中吐血,臉色發白,任廷尉怎麽問,他再不肯回答一個字。他不飲不食,五天後,一代名將終於餓死獄中。

想到這裏,魏尚看著平陽公主的眼睛不禁變得十分怨毒:“好,周亞夫是得罪了王家的外戚,才落得這麽個下場,那郅都呢?郅都為人廉明公正、不畏強橫,為什麽也被皇上殺了?”

平陽公主碰見老者那蒼涼而痛楚的目光,不禁心下一緊,嘆道:“魏太守,你做官幾十年,還是這麽糊塗。郅都之死,壞就壞在他那‘不畏強橫’上。我問你,郅都的外號叫什麽?”

魏尚不答。

郅都做中尉時,是京中有名的酷吏,不管什麽王公大臣,犯了大小過失,只要碰在他手裏,都會被治以重刑,所以宗室和列侯見了他都遠遠回避,給他起了個外號,叫作“蒼鷹”,說郅都六親不認,十分嗜血。

廢太子劉榮,因為在外府建房子時侵占了太廟的地,被下獄,治案的人就是郅都。

廢太子因為身世淒慘,十分害怕獄官,遂向郅都索要紙筆,打算寫信給劉啟申辯,郅都卻斷然拒絕了他的要求,說道:“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誰來說情都不行。”

當朝竇太後的兄弟、舊太子太傅竇嬰,與廢太子交好,命人送了紙筆進去,廢太子給劉啟寫完信後,便在獄中自縊而死。

竇太後知道後流淚不已,她覺得郅都過於嚴苛無情,命劉啟將郅都廢為庶人。

數年後,朝中再次起用郅都為雁門太守,當時四兄弟死的死、藏的藏,只剩下“蒼鷹”郅都一個人獨力支撐著邊關的防備,令劉啟意外的是,郅都一到邊關,匈奴人便聞風遠避二百裏,一直到郅都被殺後,匈奴騎兵才敢再次犯邊。

匈奴因為無法對付郅都,便命人進入長安城,散布流言,說郅都私自與匈奴開軍市,買賣兵甲,橫行不法等。

劉啟震怒,派人將郅都捕入獄中,誰知後來一查,這些流言都是假的,劉啟便打算將郅都官復原職,豈料竇太後卻沒有忘記舊恨,她慫恿道:“放虎容易縱虎難,放了郅都,他反而會含怨,不如將錯就錯殺了他。”

劉啟有些為難了:“郅都是個忠臣。”

竇太後連連冷笑,拍案而起:“廢太子就不是忠臣了?榮兒死得好可憐!”

一言勾起舊恨,劉啟第二日便將郅都斬首。

此刻,除了醉醺醺地睡在爐邊的周舍,其他三個人都沉浸在舊事之中,呼吸沉重、思緒如潮。

十年前的舊事,早已塵封霧閉,除了當事者,再沒有人會為之嘆息或哀傷,甚至沒有人會再想起來。

平陽公主打量著發髻如雪的魏尚,依稀還能看出一些當年的悍勇之氣,但他眉宇中更多的是落寞,是孤獨,是淒涼,是黯然神傷。而睡在爐邊的周舍,渾然是個種菜人的鄙俗模樣,他當年的凜凜威風,現在哪裏還剩下半分?

一代英雄就這樣淪落了,死去不是他們的人,而是他們的氣宇和風骨。

外面,天色已漸漸發暗,北風呼嘯,大雪落了滿山滿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