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大好姻緣(第2/3頁)

十一歲的陳阿嬌,是館陶長公主的獨生女兒,和她母親一樣性格傲慢,但相貌卻比母親美麗嬌艷。

她從小就深得宮廷眾人的寵愛。上至皇太後和劉啟,下至宮中貴妃和侍女們,有的出於真心喜愛,有的出於巴結館陶長公主的目的,都不住口地誇贊阿嬌美若天仙、溫柔賢淑。

去年,館陶長公主曾在劉啟面前流露出想將陳阿嬌許配給皇太子劉榮,入宮做太子妃。劉啟雖然沒有當場答應和下聘,但可以看出來,他早已經默認了這樁婚事。

親上加親,不但館陶長公主和劉啟高興,連竇太後也十分歡喜,她常常攜著阿嬌的手說:“好了,這下子你可以一輩子陪著外婆了!早早地給我生下一個皇孫,外婆更加倍疼你。”

這樁婚事已經在宮中傳得沸沸揚揚,幾天前,劉啟終於叫人準備太子文定用的禮品,大家都心知肚明,這是一樁錦上添花的喜事,是以王夫人才會這般詢問。

豈料王夫人這個明顯帶有討好意味的問題,竟然令館陶長公主頓時火冒三丈,她重重一拍妝台桌面,咬牙切齒地說道:“這賤婢竟然千方百計要取消這樁婚事——她要將自己家的侄女立為太子妃!哼,不訂婚就不訂婚,看太子榮那一副短命相,他能做得成皇帝嗎?”

王夫人這才恍然大悟過來。

她不用再問,已經明白了其中的隱秘關節。

生性嫉妒、一心希望專寵的栗姬,心中最仇恨的人,恐怕莫過於館陶長公主了。

館陶長公主為了討劉啟的歡心,常常用重金到燕趙等地購求美貌少女,蓄養在後府中,教以歌舞琴棋,然後獻入宮中。像賈夫人和王夫人姐妹,都是打這條登雲之路進宮的。

栗姬再美再嫉妒,終是敵不過這一批又一批年輕美貌的女子。而她出於女人的理性和分析能力,從不願過多指責劉啟的移情別戀和好色成性,反而卻要怨怪館陶長公主,並將這仇恨長久地留存在心中,一有機會,她就準備報復。

現在,薄皇後被廢,栗姬身為太子之母,即將封後,已經寵冠後宮,再也無人可與她爭鋒,她心銜館陶長公主多年,早意存報復,如今又無求於長公主,要栗姬答應這樁婚事,容得仇人的女兒入宮為太子妃,只怕十分困難。

王夫人不明白的是,栗姬怎麽能說動了劉啟,去放棄這門他早已經首肯的美滿姻緣?

“那賤婢向皇上說道,東宮的栗良娣,已經生有一子,現在又懷孕在身,既然要立長子為嗣,那長子之母,理應立為太子正妃,孤的女兒就算入東宮,也只能做侍妾。”館陶長公主的臉色發白,聲音微微顫抖,“誰不知道,栗良娣就是那賤婢的本家侄女?她一心想將栗良娣立為太子妃,不但堵了阿嬌的前途,而且也固了她栗家的恩寵。今後太子榮登基,栗家的女兒又會受封皇後,哼,幸好她淺薄小氣,讓孤一眼看透她的用意,想叫孤的女兒在東宮為人姬妾?休想!我當即回絕了皇上,阿嬌千金之體,難道比不得一個破落戶的女兒?”

想不到栗姬居然還有這樣高明的手段!

王夫人不由得發自內心嘖嘖稱羨了起來:“栗良娣倘若能被立為太子妃,那麽,栗家不就是出了兩朝皇後?”

她一念至此,心底不禁有些酸痛。

因為想起了入宮之前的事情,王夫人的眼前,頓時浮起了一張既模糊又遙遠的面龐,她依稀仍能看見他那酸楚而絕望的眼神,能聽見在訣別時他那撕心裂肺的哭聲。隔了這麽多年,她已經說不清自己到底有沒有愛過他,但是,她卻無比清楚地相信,如果再來一次,她仍然會離開他,她的原配丈夫金五郎。

那時,她和雜貨商出身、家裏開著幾間像樣店鋪的金五郎成親已經有好幾年,而且生下了一個女兒。

在生下女兒後不久,王娡有一天回到母親家,恰好母親臧夫人打算送妹妹入宮選秀,特地招來一個有名的賣卦人,盲眼的賣卦人算過她們姐妹的八字,卻特地命她走近,又用瘦骨嶙峋的指頭將她的頭骨摩挲了一遍,良久沉默不語。

在王娡母親熱切的詢問下,賣卦人竟然說:“您的小女兒福祿並不太大,但如果您將大女兒送入宮廷,我想她具備母儀天下的骨相,前程無可限量。”

舊日的燕王孫女、熱衷富貴的母親臧夫人,竟然毫不遲疑地將王娡留在家裏,逼迫著金家離婚,幾天時間後,臧夫人就將王娡送入太子的東宮。金五郎一夜之間妻離子散,當然怒不可遏,他的父親金王孫為此和臧夫人打起了官司,然而,一個長安城的小小雜貨商人怎麽可能是太子的對手?金五郎遭到這種侮辱,不久後便郁郁死去。

想起這些往事,王夫人心裏酸楚極了,為了街頭賣卦人算出的“皇後”之命,她寧肯拋棄原配丈夫和不滿周歲的女兒,與妹妹小王姬二人,自獻入東宮,並從此承擔了無數的風雨、冷眼、蔑視,忍氣吞聲到今天,卻仍舊無法與年長她六歲的栗姬相提並論,還只能在那惡女人的手下俯首稱臣,眼睜睜看著所有自己想慕的榮華富貴,都被栗姬一個人獨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