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出塞和親(第3/6頁)

“陽信?”明台公主隔著漫天的大雪,難以置信地喃喃喚道,“小陽信?真的是你?”

長安城裏,能夠騎馬的十一歲女孩,恐怕只有陽信公主一個人。

像她這樣任性而頑強的女孩子,令明台公主既羨慕又向往,此生,明台公主再無法擁有像陽信公主那樣自信的神情、心態和人生。

這匹名喚“四蹄踏雪”的黑馬極為神駿,一轉眼間,就奔到明台公主的三馬青蓋車前。

馬上的女孩輕輕一帶絲韁,勒住了那匹高大的健騎,踩著一個侍衛的背,跳下馬來,帶著哭聲道:“小姑姑,我從早晨就在宮門前等你,可你為什麽不和我道一聲別就走?”

明台公主再也顧不得一位大漢公主應有的禮節和矜持,她自己動手掀起車簾,跳下車來,抱住陽信公主,放聲大哭起來,半天才擡起那張妝容被淚水沾染敗壞完畢的清瘦的臉,哽咽著說道:“陽信,小姑姑生來命苦,所以才會被流放到雁門關外,嫁給啖腥食膻的匈奴人。我走了以後,宮裏沒有一個人會想起我的……陽信,你別忘記小姑姑,等將來姑姑死了以後,你要記得,在長樂宮外給姑姑設祭招魂,免得小姑姑的孤魂流落漠北,回不了魂牽夢縈的長安城……”

陽信公主更覺心酸,她一邊拭著腮邊凍凝的淚水,一邊啜泣著說道:“小姑姑,你就停在這裏別走,等我再去求父皇,要他收回成命,不許你去嫁那個又老又兇的匈奴單於。”

“傻孩子。”明台公主苦笑著,撫摸著她滑膩的長發,搖了搖頭,嘆息道,“這是皇上三思後才定下來的親事,是朝廷的大事,怎麽會說改就改?皇上最怕人家說他是個沒有信義的皇帝,更何況,匈奴人殘狠兇暴,一旦失信於他們,只怕沒多久他們就會揮兵進攻關中。”

陽信公主心知明台公主說的都是實情,這件婚事是震動中外的大事,劉啟怎麽可能為一個孩子的請托而收回成命?

她滿臉都是失望之色,用力咬住了下唇,沉默著,不發一語。

關於這件親事,陽信公主知道,如今確實已經無可挽回了,雖然劉啟後來已經被明台公主所寫的詩和文章打動,但他不願將已經草詔的旨意重新修改,更不願讓堂堂的大漢天子失信於一個野蠻未開化的匈奴單於。

此刻,明台公主幹澀的眼睛裏望出去,只見陽信公主還帶著稚氣的臉上,有一雙靈動的黑白分明的大眼睛,與耳垂下掛著的珍珠交相輝映,顯得嬌美動人。

雖然年幼,但陽信公主臉上的線條卻顯得剛毅堅韌,不像普通女子那般柔弱。

她會有怎樣的人生呢?這個深受父皇寵愛、又深得祖母竇太後和宮廷上下歡心、相貌明艷動人、性格熱烈的女孩子,她當然有著比自己順利而平坦的人生,更會有著無往而不勝的魅惑力,能夠得到這個帝國裏最優秀的男子漢。

明台公主不禁有些隱隱地嫉妒了。

“我還有一件心願未了。”明台公主收斂了自己放恣開來的情思,再次回望了一眼長安城,低聲地,像自言自語一般說道,“陽信,你能幫助我麽?”

“姑姑,你說。不管多難,我都會去替你好好辦。”陽信公主自告奮勇地回答道。

在這個淒涼的時刻,她似乎覺得,無論明台公主能對自己有任何請托,都可以讓自己得到一種心靈的安慰和釋放。

明台公主凝望著長安城闕的眼睛裏,滿是不舍之色:“呵……我走得太匆忙,沒能從生身母親的墳上帶走一捧土,心下覺得遺憾。”

原來是這樣,在這個世界上,唯一愛過明台公主的人,就是明台公主那個從未謀面的母親吧?同為大漢的公主,明台公主偏有這麽淒惻的身世和命運,陽信公主愴然感傷,突然有種兔死狐悲般的淒涼,她毫不遲疑地向前方的安車揮手喚道:“青禦史!”

雙馬塗朱安車裏,坐著一名身穿絳袍的送親大員,那是當朝的禦史大夫青翟。

十幾年來,他已經是第三次送漢家的公主出塞和親了,不知是不是因為這迢迢萬裏的風霜摧折,年齡不算大的他,這兩年來頭發已漸漸變白了,腰身也有些佝僂。

每次送親出關時都是冷冷清清,青翟沒料到今天竟會有人來送行。見來人是雖年紀幼小但卻赫赫有名的陽信公主,他早已下了車,侍立在一邊。

此刻,聽見陽信公主招呼,青翟連忙滿臉堆笑地走上前去,在二位公主面前鄭重其事地跪了下來,笑道:“給公主請安。公主有什麽事情吩咐?”

“傳孤的口諭,叫人到馬姬的墓上,取一捧蒼苔墳土,用銅匣封好,給明台公主隨身帶著。”陽信公主神情莊重地說道,此刻的她看起來頤指氣使,有一種天生的貴族派頭,完全不像是個十來歲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