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謀臣篇(第2/3頁)

“子柔,一別兩載。”衡玉行到對方面前,緩緩行了一禮。

宗固,字子柔。

齊淩一聽到對方的字,頓時猜到眼前之人是誰了,的確是位天下揚名的人物。

宗固唇畔的笑意直接暈開,“兩載未見,我不曾變過,你倒是變了不少。”

衡玉揚了揚眉,宗固這才緩緩續道:“以前你素來有些懶洋洋的,現在這種形勢下,倒是越發神采飛揚了。”

與衡玉說了兩句,宗固把視線移到齊淩身上,行了個標準的大禮,“固,見過殿下。”

“先生既然是老師的友人,那便不必多禮。”齊淩連忙擡手,示意對方免禮。

宗固卻依舊把一禮行完,這才緩緩站直身子。

三人往中帳方向走去,士兵將簾子掀開,三人紛紛進入中帳內。

剛一進到中帳,宗固便開門見山問道:“敢問殿下,如今可是在煩憂如何取徽寧城一事?”

齊淩也不隱瞞,“確實如此,先生此來,可是為了助我?”

見到宗固點頭,齊淩又有些疑惑,“先生乃老師的友人,既然老師信你,我自然也信先生。但我還是不明白,容安宗氏與徽寧袁氏素來交好,先生此行應該不是家族的決定吧。”

“的確,我只代表自己。”宗固再度點頭,輕聲解釋起來,“殿下可知我生平志向?我雖有薄名,一直沒有出仕的打算。若在一安穩的世道,興許我就一輩子居住在家中翻閱整理典籍了。但如今亂世出現……”

宗固說到此處,突然沉默了一下,才接著道:“固有一位友人,自幼帝被扶持上位後便一直跟在幼帝身邊。幼帝被害身亡後,他深感世道紛亂,他無力回天,便選擇殉了幼帝而去。我知道這個消息後就一直在思考很多事情,後來明初倒是趁機給我送了不少信,與我約定若是有一日齊軍能兵臨徽寧城下,我就要助殿下一統南方……”

齊淩一怔,偏頭看了衡玉一眼。

宗固沒注意到齊淩的異常,繼續道:“兵敗如山倒,殿下的大軍兵臨徽寧城下,袁氏敗局已定,這南方還是殿下實力更強。而且我觀殿下行事作風頗有仁君風範。在這種時候助殿下一臂之力,減少一些不必要的殺害,也算是我對天下百姓的一份心了……”

“先生高義。”齊淩輕嘆,“憑先生之功,待大軍進入徽寧城後,宗氏之人能不殺之我便留他性命。”

宗固搖頭,“殿下何必如此?我此行助殿下,只是為了成全自己心中的仁義,而非為求個人前程,更不是為了保全家族。若是宗氏立身夠穩,那殿下也不會滅我宗氏;若是宗氏立身不穩,那這樣的世族存在的意義又在哪裏?”

言罷,宗固再行一禮,束手站著。

齊淩心中感慨,他見多了世族之人,那些人裏,或為救家族,或為求前程,或為求存活,但卻很少見到這種仁人君子。

因為這樣的世道,對仁人君子來說未免殘忍。

每逢亂世,總是仁人君子最先殉道而去的。

收斂一番心中的心情,齊淩堅毅的目光落在宗固身上,沉默片刻,齊淩堅決道:“我要取徽寧,麻煩先生了。”

“若是我有幸取得這天下,希望我有朝一日能夠成全先生心中的仁義之道。”

宗固輕嘆,“能得殿下此語,便不枉我頂著兩軍對峙的局面孤身前來尋殿下。”

隨後,宗固便將自己所知的城內布局和盤托出,還用筆詳細畫了出來。他還告知齊淩,在城東的地方有一條小道能夠進入徽寧。若是用一支奇兵闖入徽寧,再襲擊城中薄弱之處,裏應外合之下,便能輕取徽寧城。

齊淩認真聽著,眼睛越發明亮。

說完這些,宗固與齊淩、衡玉約定好行動的時間以及口號,沒有多待就要離開了。

裏應外合,徽寧城內還需要他多做策應。

衡玉親自送他出去,走著走著,宗固突然偏頭,目光溫和落在衡玉身上,“收到你的信後我其實有些猶豫。”

衡玉輕聲道:“我知道。”

在齊淩面前時宗固說得灑脫,他此行的確不是為了家族而來,但在這樣的世道背景下,身為世族中人,宗固怎麽可能真的不重視家族?

他的做法與家族的選擇完全背離,在這樣的選擇面前,有所猶豫也是人之常情。

兩人已經鄰近軍營門前,宗固突然停下腳步,與衡玉面對面站著,笑問:“那你可知我最後為何還是孤身前來了?”

衡玉笑了笑,不回話。

“你自然知曉。”宗固輕笑,自己回答了自己的問題,然後他擡手從袖子裏取出一物,是一個很精美的玉盒。

玉盒被他輕輕打開,從他的動作能看出他很愛惜這個玉盒。

玉盒打開,但上好的玉盒裏裝著的不是什麽稀世珍寶,而是一片保存完好的幹枯銀杏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