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擴張計劃(第2/2頁)

“嗯。”見葉纖紅在紙上寫下原來的牌子,王茂琳點了點頭。

“還缺職場女性和男性的商務裝,以及職場男性和女性的運動裝。”葉纖紅把這些寫下來,後來劃了個圈,準備等想好品牌名字後,把它填上去。“然後少年少女的運動、休閑都還沒著落,至於他們的商務,可以不必考慮。”

“是的。”喬昌智回答道。“加上中老年的運動、休閑和商務裝,現在還缺這些品牌。”

“沒錯。”葉纖紅點點頭。

倒不是葉纖紅野心大,而是她突然明白了,不管什麽時代,都有那個時代最容易賺錢的行業,如果錯過了,就永遠失去了進入這個行業的機會。

服裝業九十年代興起最快,大多數國內的品牌,都是那個時候創立的。

等到二千年後,因為品牌多了,開始行業洗牌,很多品牌在這個時候倒下了。

至於網購興起,是又一次洗牌,那時候服裝業其實已是強弩之末了。

所以葉纖紅打算把重心放在這個行業,等到二千後,房地產行業興起,再把重心放在鋁合金門窗那塊。

至於美容健身那些,只要這樣一步一個腳印就行,沒必要過快擴張。

“服裝分得這麽細,是不是表示我們得根據銷貨量,把這些品牌,做一個排位,接下來先做什麽,後做什麽,難題一個接一個攻克。”王茂琳問道。

“是的。”葉纖紅笑道。“我就是這樣想的。”

一下子全力投入進去,根本不可能,就像去年一樣,完成一個項目,鞏固一個項目,再進入新的項目,這樣一來,才能保證足夠的利潤。

否則攤子鋪開去了,賺到的錢反而少了,那就沒必要。

接下來幾個人望著葉纖紅手上的紙,商量先做哪一塊?

“我覺得學生的錢比較好賺,先做學生的運動這一塊吧!”王茂琳先說了意見。

這時候國外的運動大牌,開始進入國內,只不過主要在京城、滬市、羊城等大城市,像虞城這種小地方,還沒見到專櫃。

如果現在進入,應該是好時機。

“我也覺得不錯。”葉纖紅贊同王茂琳的意見,又問喬昌智。“可以考慮先進入這一塊。”

“那今年上半年,你的工作重點,就是做好青少年運動服裝這一塊。”葉纖紅回答。“下半年做哪一塊比較好?”

“我是想說中老年的商務這一塊,畢竟這個年紀的男女,有錢也要面子,舍得花錢買好衣服。”喬昌智開口道。“不過商務這一塊,主要是西裝西褲,對品質要求比較高,我是覺得做批發並不合適。”

商務服裝,要的是挺刮、精神和上档次,他們現在只有一家小作坊,不管是技術還是設備,沒辦法滿足要求。

“那行,商務這塊,先放一放。”葉纖紅想了想,也覺得自己太樂觀了,“先把重點放在運動和休閑上吧!”

“那下半年就做中老年的休閑吧。”王茂琳開口道。

“行。”葉纖紅點頭同意了。

印象中國內這幾年確實出了不少中老年的休閑品牌,像七匹狼,柒牌、利郎、才子等等,銷量也非常高。

如果自己及時進入這一塊,利潤肯定不會少。

當然他們是做批發的,質量方面肯定只能在中低档走,不可能走高档路線。

除非明後年,條件成熟了,再進入高档服裝行業。

還是算了,葉纖紅想了想,還是放棄了這個念頭。

服裝行業越到後面,生存越困難,她完全沒必要做這種吃力不討好的行業。

幾人商量好這些後,又開始討論新廠房的事情。

喬昌智的意見是,可以建成一個大型廠區,然後用圍墻把各個分廠隔開,中間留一道門,方便管理人員偶爾出入。

王茂琳也覺得既然是一家公司,還是建在一起比較好,內部分隔開來,既便於合作,又可以各自獨立管理。

葉纖紅在紙上畫了個草圖,把辦公樓建在中間,工廠兩邊都可以進入辦公樓。

但是辦公樓下,有兩個出口,分別有保安管著,不是本廠的人,不能串崗去另一家工廠。

這是以前的外資企業,因為分廠多,用這個方式管理。

葉纖紅把它借用過來了。

“這個可以。”兩人一起點頭。

“還有。”葉纖紅想了想,又在紙上畫了兩個方框。“因為兩邊以後會建成街道,所以我們也不能浪費,這兩個沿街的地方,建成商鋪,到時可以租給別人,多賺一筆收入。”

“這個主意不錯。”兩人連連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