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第2/3頁)

錦書見他兩鬢如霜,唯一的兒子生死未蔔,卻竭力掩飾焦慮,強打精神寒暄,心裏更加難受,攙著他的胳膊說:“蕭伯伯,咱們到那邊坐下來說。”

機場大廳裏人頭攢動,座椅卻空著一大半,兩人找一張長椅坐下,錦書詳細訴說了她和蕭山盟在吉隆坡國際機場偶遇的經過,又說他是為幫助別人才登上馬航370航班,她多麽希望現在在飛機上的人是她,而蕭山盟安然無恙。

蕭逸才知道原來她和他一樣,也在為蕭山盟的下落憂心如焚。

事情發生得太快太突然,他神情黯淡,眼瞼垂下來,眼睛四周細細密密的皺紋,訴說著一個老人的無奈和憂傷。他沉默良久,才說:

“我做了一輩子建築,相信每棟屋宇都有自己的八字,它是否能得到大眾認可,是否能在風雨中挺立百年,都有定數。人也是一樣,姻緣啊,劫難啊,生死啊,都不是自己能把握的。它要來,你不求它也會來;它要走,你拼命挽留它也會走。”

錦書聽出這話裏的無盡的悲涼,想自己一生境遇大多如此,禁不住潸然淚下。

機場大廳裏的時鐘在緩慢地跳字,每一分每一秒,都像生銹的鈍刀子,在他們心頭狠狠地割著。

七點鐘,MH370航班杳無音訊。

八點鐘,MH370航班杳無音訊。

人群開始騷動。謠言不知從哪個角落傳出來,迅速擴散開:飛機被某國的導彈擊落,乘客全燒成焦炭,無一幸免;飛機及乘客被外星人劫持,二十年後才放回來;飛機目前完好無損,正藏在一個荒島上,是某恐怖組織和國際社會談判的籌碼。

人在絕境中,神經特別脆弱,智力水平也急劇下降,不管多麽荒誕不經的謠言,都有人相信、傳播,然後為之欣喜若狂或悲痛欲絕。

八點四十分,根據馬航提供的數據計算,此時機上燃油已經耗盡,乘客生還的可能性更加渺茫。心中最後一絲希望如同風中搖曳的燭火,在爆裂後消亡。機場大廳裏的乘客家屬發出絕望的哀鳴,哭天搶地的悲慟,讓其他旅客也陪著落淚。

當天上午十點鐘,機場方面安排乘客家屬到酒店休息,繼續等候消息。

錦書勸蕭逸找一間客房歇歇,他說年紀大了,覺少,寧肯在餐廳裏伏案而坐,泡一壺茶解乏。錦書昨晚睡飽了,現在又掛念蕭山盟的安危,沒有一絲倦意,就陪他坐著。

錦書惦記著蕭諒,問他怎樣了,蕭逸說他出門時孩子正睡得香甜,他委托鄰居幫著照看,兩家人平時相處得融洽,蕭諒和鄰居一家人都很親近,所以不用惦念。他也囑咐過鄰居,暫時不向蕭諒透露他爸爸的事情。

錦書說:“萬一……萬一蕭山盟這次回不來,以後就由我來照顧蕭諒的生活。我沒有孩子,會把他當成親生兒子來照看。”她的語氣自然而堅定,仿佛這是她不可推卸的責任。她說出這句話,並不是一時沖動,而是在心中盤算很久,早就考慮成熟。她一直以為蕭諒的命運非常可憐,親生媽媽對他疏忽冷淡,後來又鋃鐺入獄,在孩子的心靈上蒙上陰影。如果蕭山盟再出什麽事,孩子往後無父無母,雖然跟爺爺一起生活,卻難免渴求母親的關愛。她說出這話,是一個重大決定,是準備好奉獻自己後半生的承諾。

也許,她已經把從來沒見過面的蕭諒當作一個情感紐帶,一個心靈寄托。也許她和蕭山盟這輩子注定沒有緣分在一起,那麽,她替他把兒子養大,延續他的血脈,或者可以彌補他們情路多舛的遺憾。

蕭逸既感動又寬慰:“蕭諒很懂事,比同齡的孩子成熟,幾乎沒有受到父母離婚的影響,也從來不抱怨。可是他小小年紀,卻承擔得太多,讓人心疼。你能說出這句話,我替他和他的父母謝謝你。其實……其實我全家都對不起你,深深傷害過你,你不計前嫌,還要幫忙照顧孩子,是你的大度和寬厚。蕭山盟……沒有福氣,怪不得別人。”他明知道現在不是提起這個話題的好時機,可偏忍不住不說。他再怎麽不肯面對現實,也明白蕭山盟這次兇多吉少。眼看著錦書在分離二十年後,比年輕時更加光彩照人,仍對他初心不改,真情可圈可點,可惜他倆總是陰差陽錯,除了嘆息蕭山盟沒有福氣,他也真的無話可說。

蕭逸掏心掏肺地和她說話,錦書也很感動:“當年……李阿姨硬要拆散我們的時候,我對她是有些怨氣。但是後來年紀大了,經歷多了,就漸漸明白,感情的事,只有合不合適,沒有誰對誰錯。我們兩家門戶不登對,就算我倆勉強湊到一起,也很難幸福。至少,我父親這個事情,就是李阿姨心裏解不開的一個結。”她稍稍猶豫,還是把父親平反的經過原原本本說出來。在蕭逸面前,她感覺身心更放松,說話做事都沒有多少顧忌,因為他從不挑剔她說話的時機是否合適,不胡亂猜想她的話是否另有含義。這份對人的體恤和信任,讓她時常想起她的父親,那是一種成熟男人的力量,包容而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