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晚來天欲雪(第2/3頁)

軒轅徹的臉色一會兒白,一會兒青,一會兒又黑沉沉。然而對著蘇幕遮卻也無法發泄,於是一口氣堵在胸口,悶得他險些吐血。良久,他才緩過氣來,佯裝淡然地說道,“無妨,小池生氣也是人之常情,況且,她如今記不得我們之間得情意。孤堅信,只要她想起來......”

軒轅徹說到這兒,竟忍不住綻顏一笑,好似已經看到自己的小池恢復記憶,然後飛奔入懷的情景。

蘇幕遮見狀卻瞳孔一縮,頓生一股莫名戾氣!

天邊愈加灰暗,眼看著一場新的大雪又要來臨。

火爐已熄,酒壺亦空,崖上罡風凜冽,眨眼間便將酒意吹得四處消散。兩人憑欄而立,相視一笑,然後各自一邊,走下山去。

軒轅徹才到崖下,便有護衛迎上,其中一人俯到他耳邊輕聲道,“殿下,查過了,蘇公子來京之後與禮部尚書陳大人來往緊密。”

“禮部的人我們也不缺,陳大人又一向中立,從不參與朋黨之爭。他與蘇幕遮十年前便是忘年之交,聽起來,似乎沒什麽特別。”

那護衛疑惑道,“殿下,那我們......”

軒轅徹眼中閃過寒意,語氣卻依舊溫和,“不,什麽問題都查不出來,反而就是最大的問題。”

那護衛被繞得有點摸不著頭腦,正想再請示一番,卻見軒轅徹腳步不停地往前走去,只留下一句,“寧可錯殺一千,不可放過一人。”

“是!”

軒轅徹回味著適才的懸崖對酌,心想時光易逝,能把很多東西一洗而空。那繁華貴氣的銅雀台早已荒蕪,古戰場上也沒了金戈鐵馬的模樣,便如同之前燙好的那壺美酒。即使再香再醇,一入喉間便化作了黃湯。

昔日好友,難得的旗鼓相當,他卻要親手將其送去陰曹地府。近日,宮中那位的身子日漸消瘦,敏感期間,他不允許有任何閃失。唉,這世間,又要再少一個知己。王者,果然是一條孤獨的不歸路,一旦踏上,便再也回不了頭......

而山崖另一側的小道上,蘇幕遮低聲問道,“讓刑關去查一查崖上那座亭子。”

“已經安排好了,等軒轅徹一下山,他便會上去仔細查看。”

蘇幕遮嗯了一聲,又道,“如何,查清楚他身邊護衛的布置沒有?”

蘇右謹慎地將身側幾個隨從遣開,這才回道,“查清楚了,其余人等並不棘手。讓人為難的是那十三護衛,我等剛才仔細數過,明面上只有六個跟隨,暗中也瞧見了三個,還有四個卻連影子都沒看到。”

蘇幕遮點點頭,淡淡道,“軒轅徹恐怕已對我起了殺心,最近的暗衛加倍,將蘇左也叫回來吧。”

蘇幕遮淡定自如,蘇右卻大驚失色,失聲道,“怎會?那軒轅徹怎會突然對公子起殺心,難道是剛才露了馬腳?”

蘇幕遮面色如常,笑道,“北有七皇子,南有蘇幕遮。在坊間,我蘇幕遮與他堂堂儲君並駕齊驅本就掃了他的顏面。可惜的是,他幾次三番相請,卻總以失敗告終。軒轅徹疑心頗重,手段又狠辣異常。如我之人不能得以己用,為了安全起見,他當然是要除去的。”

蘇右實在無法理解自家公子的平靜淡然,他緊張不已地追問,“可是公子,我們雖已有完全準備,但就此暴露不是會影響之後事宜?”

“誰說本公子要與之對抗了?”

“那......”

蘇幕遮但笑不語,他最後一次回轉身子看向遠方。

崖下的風光與崖上全然不同,它有白的積雪,卻也有黑的陰面。而黑與白的背後,究竟藏了一雙怎樣的眼呢?

蘇幕遮不再多想,他順著台階,一步一步地往山下走去。

待到他帶著一眾人消失在路的盡頭,有一女子卻從小路轉出。她墨發緋衣,身披軟毛織錦披風,逆著蘇幕遮剛才走過的小道,緩緩拾階而上。

此人並非別人,正是曾經的古池,如今的阿四。

山路並不難行,卻是越往上走,越是寒氣逼人。阿四一再裹緊了披風,這才勉強行到崖頂。

這裏是梨山別莊的後崖,說不出為何,她便這樣走了上來。原本聽說太子今日在梨山別莊,她便想來求見一番。熟料才進梨山,她便鬼使神差地走到了這個地方。

崖上只有一個亭子,亭子不大,卻也不小。

亭子的周圍豎著欄杆,內設桌椅。亭中應是剛剛有人來過,桌上的小火爐雖然熄滅,卻冒著縷縷青煙。那酒杯雖涼,卻算不得冰,想是有兩個人在此小酌。

阿四看著看著,最後將目光落在了那兩只碗上。碗是青瓷碗,裏面盛著的卻是地上隨處可見的白雪。

而就是因為這兩碗雪,阿四的腦海中無端出現了一幅畫面。

她囚禁在暗無天日的地牢,每天除了審訊行刑,便是丟到雪地裏挨凍。她又渴又餓,卻沒有東西吃。忍無可忍的情況下,她抓了把雪塞進了嘴裏。雪很冰,卻解渴,霎時清醒過來的她便忍不住地拼命往嘴裏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