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第2/2頁)

皇太子猛磕頭,“皇祖母,孫兒不知道是哪個不明事理的在中間挑撥,東宮裏的確是多了個人,她是兒臣在靖北侯府遇到的一個舊人,說起來身份也不差,是山東孟家的嫡女,她身段兒是軟了一些,可要說迷上孫兒,實在是沒這麽回事。”

皇太妃“嗯”了一聲,就不再說話。皇太子原本還指著皇太妃能說一句,“既是人都進來了,又是山東孟家的,也不能平白無故地就跟了你”,這樣一來,他就能名正言順地幫孟月嬋向皇帝討個封號了。

誰知道,他都說了,孟月嬋是他在侯府遇到的,皇太妃硬是不往下接茬了。這讓皇太子對皇太妃心裏又多了層恨意。

今年元旦日,皇帝就點了幾個重臣,在貞觀殿的前殿開了幾桌,太上皇被請了出來,君臣陪著太上皇喝酒取樂。太上皇的氣色已經不是很好了,七十多歲的人了,身邊還須臾不離女孩子。他還是一如既往地對傅堯俞不待見,要罰傅堯俞的酒,皇帝站出來相幫,直接掃了太上皇的興,後面半截宴會,太上皇就懶得理傅堯俞,和他原來一幫老臣子說說話,其中以韋介臣為首,聽說韋介臣的嫡女許配給了趙佑,太上皇就誇趙佑有多好。

皇帝的臉都黑了。他當年和自己兄弟爭皇位,最後他爭贏了,太上皇死了兩個兒子,心裏難過,指著皇帝的鼻子罵,“將來,你的兒子們會做和你一樣的事情!”

如今,皇帝的兒子們都大了,趙崢兩次遇襲,從來不在他面前抱怨一句,也不懷疑任何一個兄弟,他幾次暗示趙崢,趙崢一如既往說是山賊,或是沒有清剿幹凈的土匪。皇帝卻知道,這其中的貓膩,一個堂堂的親王,除非對方想被滅九族,不會輕易向親王動手。

傅堯俞明白皇帝在擔心什麽,他端著酒杯,垂眼不語,皇家的儲位相爭之事,他只能參與一次,要是再有一次,等待他的絕對會是抄家滅族的下場。

哪怕如今,其中一人是他的女婿,他也絕不會攙和進去,連和皇帝提這事,他都不會去做。

後殿,皇太妃打首,身邊是許婕妤和皇太子妃陪著。惠妃被貶入冷宮之後,宮中再也沒有妃位,皇帝似乎也不願再封妃位了,這兩年,皇帝的身體是一日不如一日,卻偏偏喜歡嘗個鮮兒,進來的都是十五六歲的女孩子,又吝嗇,輕易不給人封號,反而是許婕妤占了個先。

太上皇到底沒有堅持到最後,後來讓宮裏的大力嬤嬤用肩輿擡回去了。皇帝一直忍著氣,等到宴會散了,讓朝臣們都回去了,偏偏把傅堯俞留了下來。

“朕也沒想到,父皇竟然會在這樣的場合,說趙佑有儲君之相,他到底是想做什麽?他恨朕,可他們都是他的親孫兒啊!”皇帝一下子好像是老了十歲,傅堯俞看他,感覺瞬間,兩鬢都斑白了。

他與皇帝年紀相差不大,唯一的差別是,皇帝有很多個老婆,而他只有一個。

“皇上,天下的嚴父慈母之心,實在是很難品味。您不是也經常笑話臣,不得老夫人的寵愛嗎?臣也說過了,父母與子女之間,有善緣也有孽緣,有的是來報恩的,有的是來討債的,臣從不怨老夫人,臣知道,必定是前世欠了老夫人的,這輩子是來報恩的,恩報完了,臣今生的任務也完成了。”

皇帝第一次聽這種話,說起來,是大逆不道,哪有做子女的這樣說父母的。但皇帝卻能夠理解傅堯俞,傅家這本亂賬,當年他就看不下去。忠勇侯府分家的時候,傅堯俞是什麽都沒有分到。偏偏,他被封靖北侯,皇帝要賞賜的時候,他提了個要求,要皇帝把忠勇侯府賜給他做府邸。

理由是,老夫人在那裏住習慣了。

他也是心疼傅堯俞,才答應了這個要求的。

他也聽明白了傅堯俞的意思,不報希望,也不會有失望。這麽多年,他一直在奢求太上皇能夠原諒他,就算做不到完全原諒,至少可以不再提當年的那些事。但很顯然,太上皇並不想就這麽把前塵往事都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