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心想事成 灶神駕到(第2/3頁)

琉璃心裏已經嘆了好幾口氣,裴行儉的性子平日甚是豁達,但在忠孝恩義之類的事情上卻總是太過較真,這種死胡同他難道也要鉆個明白麽?她索性岔開了話題,“守約,依你看,聖諭何時才能下來?今日阿燕還回報道,米大郎在藥鋪的地倉裏已是快憋瘋了。”

裴行儉怔了一下,臉上果然露出了笑容,“應該便是這幾日了,米大那性子,憋一憋也好。”停了片刻又笑道,“韓四當真是有些手段,手中竟還有那種奇藥。”

琉璃笑著搖頭,“那藥其實也不算出奇,不過是服下之後便會昏沉不醒,氣息心跳也會比平日輕緩上許多,而且全然不知疼痛,原是醫家為了給傷者續肢接骨或剖肉取物時所用。看著唬人,但若真的去仔細探看,決計瞞不過人去。只是韓四在米大身上臉上做了手腳,模樣顏色便先唬住了人,又拿銀針狠狠的紮了掌心,旁人看米大全無反應,更是消了疑心。說起來也不過是個障眼法。倒是那米大,足足昏睡了兩日多才醒,聽韓四說大約是藥用多了,原來牛犢與人的分量到底有些不同。”

裴行儉怔了一怔,啞然失笑,搖頭道,“這般說來,米大郎的運道著實不算好。”

琉璃認真的點頭,“可不是!韓四也是個有些呆氣的,竟把此事也當著米大說了,若不是那日阿燕也在,韓四只怕會吃一頓好打……”

裴行儉不由哈哈大笑,兩人又坐下說了幾句閑話,琉璃正準備吩咐廚房上了午膳,外面卻突然傳來了小檀急促得有些變調的聲音,“阿郎,阿郎!都護府有人來尋,說是聖諭已到,要尋人帶路去軍中宣讀!”

裴行儉騰的站了起來,邁步便往外走,琉璃一怔,忙拿上一件披風追了上去,裴行儉接過披風時,握住了她的手,“你快回屋,軍營離西州有一百多裏,我今日只怕回不來了,不會有事,你莫擔憂。”說著點了點頭,轉身大步離去。

琉璃站在院子裏,看著裴行儉的背影消失的地方,出神了許久。她實在不大記得程知節此役之後的下場如何了,似乎並不太壞,也但願不要太壞……至少能讓他安心一些。

小檀回轉時,見琉璃依然穿著夾衣站在風地裏發呆,不由唬了一跳,“娘子不冷麽?”

琉璃這才一個寒戰回過神來,幾步回了屋,這西州的冬日雖然不甚寒冷,但臘月裏吹起的北風依然有幾分刺骨,她一進屋就打了幾個噴嚏,阿燕忙去煮了碗姜湯,琉璃喝了幾口便放到了一邊。她的這副身子骨雖然看著有些瘦弱,這幾年裏卻幾乎是百病不侵,略凍著點自然不算什麽。只是到底心裏有事,這一夜卻是翻來覆去,輾轉難眠,直到高窗外已是略透了些清光進來,這才沉沉睡去。

朦朧中,似乎有柔軟而微涼的東西輕輕的碰觸著她的額頭、面頰,琉璃嘟囔出了一聲“別鬧”才驀然清醒過來,睜眼便看見了裴行儉的面孔,一雙眼睛裏分明滿含著笑意,她慢慢的也笑了起來,“可是一切還好?”

裴行儉的臉上還有些風霜的寒意,大約是天一破曉便騎馬趕了回來,笑著將她連人帶被子都摟在了懷裏,聲音裏有著這些日子來不曾有過的輕松,“聖諭,程將軍坐逗留追賊不及,減死免官;王文度坐矯詔,死罪,回長安聽候發落,其余總管如周智度、蘇海政等都是各回本部,由恩師暫代大總管之職,節制三軍。”

琉璃眨了眨眼睛,一時有些不太明白,高宗怎麽壓根沒提屠城的事?蘇海政等人也是安然無恙?

裴行儉微笑道,“屠城之事,畢竟有礙大唐名聲,因此聖諭裏是一字未提,再者刑不罰眾,也不好將參與的眾將都定罪。但是重罰程、王兩位總管,遣散諸將,而破格重用恩師,其意已是昭然。再者,於程將軍而言,以討賊不及而減死免官,於名聲所傷有限,此後還可遠離朝堂是非,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琉璃點頭,心裏雖然覺得這處罰來得太輕,但看著眼前裴行儉明亮的笑容,心情不由也輕快起來。想了想又道,“程將軍也罷了,王文度竟然在軍中假傳聖旨、縱兵屠城,豈不是十惡不赦?”

裴行儉的笑容微斂,淡淡的搖了搖頭,“假傳聖旨?倒也難說。聖意難測,只是既然要他回長安聽候發落,大約也不會真的落到獨柳樹的刑場之上,或許不過是冷上幾年。”

也就是說王文度只是會丟官,而且只丟幾年?琉璃還沒琢磨明白,裴行儉已轉了話頭,“恩師既然留下代行大總管之職,陛下的意思自是要再次備戰,討伐賀魯,我和恩師昨夜商議了一晚,要一舉平定突厥,兵不貴多而貴精,故而此次的大軍還是會照常東歸,只會在西疆本有的三萬邊軍中選拔出一萬精兵來,加以嚴訓。恩師於練兵備戰、沖鋒陷陣上,只怕無人能及,但論到糧草後勤,約束軍士,他卻歷來有些散漫。琉璃,往後我在軍營的日子,只怕會多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