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言外風雲 午後旖旎(第2/4頁)

“派兵入鄉征糧”這六個字一出,連麴崇裕都驚訝的轉過頭來,這個詞背後的殘酷含義,西州人絕不會陌生。裴行儉臉色不由也微微一變,“萬萬不可,守約定竭盡所能交上粟米,只是十二萬石……”這個數目的確出乎了他的意料。

蘇南瑾嘆了口氣,“守約果然菩薩心腸,子玉佩服,只是軍令如山,哪有半分商量的余地。守約你且放心,你先盡力而為,七月之前,若能如數交上自然最好,到時若有短缺,我便是拼上背個罵名,也不能坐視你被程總管軍法處置!”

看著裴行儉皺眉不語的摸樣,蘇南瑾的心中不由一陣愜意:他在西州呼風喚雨,卻沒有料到還有這一招在等著他吧?這是聽聞裴行儉的那把火後,父親苦思冥想才定下的計策,一口三石的數量也是父親向程將軍提出的,伊州人少,地卻不少,兩次強征之下總算收到了兩萬四千余石,但以西州的土地,要拿出這些糧食,卻比登天還難。這樣一來,先以軍法之酷威懾,再以收糧之舉市恩,同時也讓裴守約好容易在西州建立的人望就此掃地,一石三鳥,便算是向裴守約先收一些利錢。

裴行儉沉默片刻,點了點頭,“子玉好意,我心領了,此事可否再容我幾日?”

蘇南瑾搖了搖頭,“中元之前,大軍必到,縱然我想幫守約拖上幾日,但軍法不容情,守約莫存僥幸之想!”

屋裏的氣氛頓時沉悶了下來,連麴智湛臉上的笑容都收了兩分,外面倒是適時響起了一個小心翼翼的聲音,“世子,梅子漿可是即刻送上?”

麴崇裕笑著看向蘇南瑾,“如今蘇公子正事已談完,還是先嘗嘗這柳中縣的梅子漿罷!”

被井水涼過的梅子漿酸甜可口,入喉便如一根冰線便讓人暑意頓消,麴崇裕又隨口說了些采梅女之類的風花雪月之事,屋子的氣氛慢慢放松了下來。

裴行儉卻有些立不住,沉吟片刻還是道,“麴都護,下官還是先去吩咐屬下四處催催糧草。”又對蘇南瑾抱歉的一笑,“子玉,我失陪了,待得有暇時,定然請你好好喝上一頓。”

蘇南瑾笑意輕松,“守約當真是勤於王事,讓人佩服。”

麴崇裕卻輕佻的挑起眉頭,“守約好生讓人掃興!我還要給蘇公子設宴接風,再說,蘇公子是頭次來西州看,也該有人有人帶他遊玩遊玩才是,你難不成都要躲了去?”

裴行儉臉上露出一絲苦笑,“只怕這些天下官都不會有太多閑暇,還要勞煩世子費心。”說著向三人抱了抱手,轉身便走,快到門口卻突然停下腳步,轉過身來笑道,“下官差點忘了,說來蘇公子也不是外人,蘇將軍便是畢國公當年的麾下愛將,兩次隨大將軍出征西域,只怕西州也是來過的,蘇公子家學淵源,想來對西州自不會太過生疏。”

深青色的門簾悠然落了下來,蘇南瑾一顆心卻忽的悠了上去:自己來之前,父親曾反復交代過,他曾在鎮國大將軍阿史那社爾麾下征討高昌之事,絕不能對麴氏父子提起。畢竟阿史那社爾這個名字,對於麴家而言,可謂沒齒難忘。當年阿史那社爾兵敗薛延陀,率殘部投奔高昌國,被國主麴文泰收留,後來又轉投大唐,當上了大唐的駙馬,誰料沒幾年便與侯君集一道率兵滅了高昌,麴文泰便是因此憂懼而死,此等國仇家恨,豈是十幾年的歲月能磨滅的?

父親的確曾隨大軍西征,只是當時他職位不高,立功亦是不顯,原想著不會有人留意到此事,沒想到裴行儉居然記得這些陳年舊事,又被他公然的挑了出來!

蘇南瑾忍不住擡眼去看麴氏父子,只見兩人都有些愕然,倒是麴智湛先嘆了口氣,“原來蘇公子與西州還有此等淵源,當年我隨唐軍回長安,倒是不曾聽聞令尊的名諱,想來那時令尊還聲名不顯。說起來當年高昌城破,侯君集縱兵搶掠,若不是畢國公還心存些舊情,約束麾下軍兵秋毫無犯,我等不知還會落到何等地步,此事慘烈,不提也罷!”說著長長的嘆了一聲。

麴崇裕也是默然半晌,嘆息不語。

蘇南瑾心裏微松,看來這麴氏父子倒是明理之人,並不忌諱談論此事,卻也沒有一味記恨。笑了笑道,“正是,當年家父不過負責軍需,連高昌城都不曾進得,後來在沙州做了幾年刺史,又隨軍征討了一回龜茲,那回倒是轉做了先鋒,如今竟是回了伊州,也算是與西疆有些緣分。”

麴崇裕展顏笑道,“那蘇將軍在西疆的年頭,豈不是比我還要長些?”

一時這都護府的正廳之中,談笑之聲再起,比先前更是響亮了幾分。只是麴崇裕盛情邀請蘇南瑾到自己府中住下時,蘇南瑾略一猶豫還是擺了擺手,“多謝世子盛情,只是蘇某有兵丁隨身,不好自己逍遙,今日還是出城回營中安頓一番才是。”所謂人心難測,他原本的確打算多與麴氏父子交往,這才好對付裴守約。只是如今卻是不能不多留個心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