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宰相會食 禍亂之始(第3/3頁)

袁公瑜此刻心思也全不在文書公務之上,更不欲解釋今日自己並不宿值,聞言忙笑道,“多謝褚相體諒,如此,下官便先行告退了,褚相若有不明之處,隨時遣人召喚下官便是。”

政事堂後堂青色的門簾被有些急切的掀起又驀然落下,遮住了兩個多少有些行色匆匆的身影,長孫無忌從側門緩步踱了進來,看了依然微微飄蕩的門簾一眼,捋著短短的胡須笑了起來,身後跟著的來濟卻眉頭緊鎖。

褚遂良長長的出了一口氣,“太尉神機妙算,這兩位看來對此事已是深信不疑。”

來濟嘆道,“莫說他們,若不是適才太尉實言相告,我也只當裴守約真說了此語。”

褚遂良笑道,“只怕明日此言便會傳到聖上的耳中,咱們總要提前一步,明日早朝後便要多教幾個人知道此事才是!不過我卻有些擔憂,聖上如今頗為殺伐決斷,會不會就勢便處置了裴行儉?”

長孫無忌瞟了來濟一眼,淡淡的一笑,“聖上的性子我也知道幾分,他再是震怒也定然會召裴守約覲見,多半也會相信裴守約的辯解。屆時他若不處置裴守約,或者處置得輕了,則前功盡棄,朝中文武都會知道深受聖上寵信的裴守約竟然找到你我,斷言武昭儀為後則禍亂國家,而聖上也不甚過問,豈能不生疑慮之心?他若處置得重了,裴守約自覺無辜,為日後前程著想,焉能不自辯幾句?所謂小人常戚戚,李義府等人何等精乖,一旦明白裴行儉只是被你我算計,而聖上卻立刻待昔日寵臣如棄子,又豈能不生動搖之心?”

“何況如今你我處處被動,中書省已為李義府把持了大半實權,聖上又數度誇贊裴守約有識人之明,顯見是想讓他入吏部,吏部乃是朝廷重中之重,若讓裴守約攜相人之名與聖上恩寵而入部為官,則朝政更不可收拾。咱們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今日之事一出,聖上無論如何處置裴守約,都絕無讓他再入吏部的道理!”

來濟點頭不語,褚遂良也笑道,“還是太尉思慮周全,無論如何,此事裴守約已斷然沒有自辯的余地,一則他不似李、許諸人,此前從未說過偏向武昭儀之語,二則他才多大?滿朝文武豈有信他而疑心你我的道理?”

長孫無忌臉上的笑容卻慢慢收攏,嘆了口氣,“便是疑心你我又如何?你我深受先帝恩遇,絕不能為自己的名聲,便坐視聖上因一個前朝宮人而成為天下的笑柄!如今也只能出此下策以挽回局面了。聖上終究是年輕氣盛,一心想一言九鼎,才會如此作為,他便是此刻不解你我的苦心,日後也終究會慢慢明白。”

窗外遠遠有鼓聲傳來,長孫無忌不由目光沉凝看了出去。高高的宮墻之下,夕陽已墜,而暮色未合,長安城的各大鐘鼓樓上響起的暮鼓之聲,在宣告著這一日的結束。

太極宮的各處宮門與宮外的坊門在隆隆聲中依次合上,負責宵禁的金吾衛列隊待發,而在承天門外,一騎快馬在皇城中的天門街上飛馳而過,直奔宣陽坊的應國公府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