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端午之局 攻防轉換(第2/3頁)

這邊府裏如今竟然能得到宮裏賞的節禮?眾人看看臂上的續命,再擡頭時神色多少便有些不同。有幾個知道琉璃來歷的,心下更是有些沒底起來。當頭那位莊頭那位姓李,管著最大的那處莊園,跟著大長公主時間也最長,眾人一直以來便以他為首,當下走上一步陪笑道,“娘子太過客氣了,小的們都是裴府的下人,大長公主反復吩咐過,裴明府和娘子就是我們的主家,按規矩就該聽娘子的吩咐,哪敢當娘子這等厚禮?”

琉璃含笑看了他一眼,“大長公主原是客氣,我卻不能不懂規矩。諸位都是跟隨大長公主多年的,我何德何能,豈敢當諸位是這邊府裏的下人?”

李莊頭心裏一松,忙笑道,“娘子過謙了,先頭陸娘子在的時候,對我等便是百般照顧體諒,小的們原想著,陸娘子便是這長安城裏最和善大度不過的主母,到如今,大夥兒依然是感恩不盡的,沒料到娘子竟比她還客氣一些,這卻叫我等如何承受得起?”

琉璃心裏松了口氣,果然如此!大長公主煞費苦心的設這個局,為的不僅是讓裴行儉心亂,也不僅是讓她對裴行儉產生猜疑,更是為了一點一點的在她心裏紮下陸琪娘這個釘子,讓她自卑、嫉妒、方寸大亂,如此一來,她便會處處不肯做得比陸琪娘略差一點,對待這些莊頭、掌櫃之時,自然也是無論如何都要比陸琪娘更大方和善……這樣一來,她才會成為第二個被大長公主玩弄於股掌之中的陸琪娘!

裴行儉那日的突然回來,今日的遲遲不歸,自然都是被大長公主做了手腳,要的便是他們之間無暇溝通。待她已經打落牙齒和血吞的上了這些莊頭、掌櫃的圈套,裴行儉回來再怪她一番,她自然更會猜疑不滿……一切都算計得很好,很巧,唯一的漏洞就是,大長公主顯然實在是不大了解她。

靜靜的看著眼前這張微黑臉上露出的質樸笑容,琉璃也真摯的微笑了起來,“您過獎,陸娘子是名門淑女,我卻不過出身尋常人家,母家還是胡商,跟陸娘子是天上地下,也從沒想過要與她比,你們出門便說我是長安城最苛刻計較的主母也無妨。只一樣,我原是市井出身,從小耳濡目染,對田產生意多多少少也有些了解,與諸位在這些事務上大概還能談得來。”

李莊頭愕然擡頭,卻見琉璃目光也看向了他,眼神清亮,神態悠然,一顆心不由狠狠的沉了下去,按大長公主那邊的吩咐,今日他們原該口口聲聲提原來的陸娘子如何仁慈溫和,如何體諒下情,便是那幾年年成不好,賠了許多錢,也從沒計較過,反而拿錢來補貼大家,順勢再說今年大旱,只怕沒有收成,還要撥些糧食來養活莊裏的老弱婦孺……那邊不是說,今日只要多提陸娘子三個字,這個庫狄氏定然會入套麽?怎麽全然不是這麽回事?

卻聽琉璃含笑道,“這位莊頭,聽說今年雨水少了些,大概比去年要減產三成,卻也不算災年,去年原是歷年少有的豐產,洛陽良田畝收兩石有余,你們這九處莊園去年交了多少黍米,今年又能交多少上來?”

此言一出,李莊頭只覺得呼吸頓時有些不暢:這位胡女竟然真的知道田產之事!他們九處莊園有一千二百多頃良田,往年間通常也有十八、九萬石的收成,去年更是足足收了二十多萬石糧食,給裴行儉交的不過是八百石,今年還想著要借著旱情拿幾百石回去,好狠狠的難為這位胡女一次,但此刻卻要如何說才好?大長公主的吩咐又不能不聽,想了半日咬牙道,“啟稟娘子,我等的田地原是比別處貧瘠一些,去年是交了八百石,只是今年雨水實在是太少,只怕不但交不了糧,且莊中農戶說不定都要打些饑荒。”

琉璃驚訝的挑起了眉頭,“竟是如此?不知九處莊園統共有多少農戶?”

李莊頭心裏一喜,忙道,“有四百多戶,近兩千口。”

琉璃點頭不語,突然又問,“那九處莊園又統共有多少田地?”

李莊頭剛想回答,突然意識到不對,眼前這位不是當年的陸娘子,她知道畝產多少,又不忌諱談收入錢糧,若是跟她說有一千多頃田地,怎麽解釋去年只交了八百石的糧食?若是說只有十幾頃田地,跟交的糧食倒是對上了,可哪有十幾頃田要兩千人來耕種的道理?自己光顧著想心事,怎麽會失口說出這樣的話來?他站在那裏,只覺得臉上滾燙,背上卻是一片冰涼,嗓子眼裏就像堵了團棉花,無論如何也說不出一個字來。

琉璃並不逼他,等了半日見他沒說話,只是笑了起來,“原來莊頭竟是連自己莊園裏有多少田地都不知道,真真是一樁奇聞!諸位是不是都不知道自己的莊園裏有多少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