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莫名其妙 柴米油鹽(第2/3頁)

第二日早間,琉璃剛用過早飯,於氏便把她帶到了外面的廳裏,只見廳中的高高的案幾上擺著厚厚的一疊的賬本。於氏選了兩本對琉璃道,“今日你也不用學別的,先從這賬本看起,若是能把他們的每年的俸祿算個明白,便算是完工。”

琉璃看著那疊賬本正在犯暈,聽了這話點頭笑了笑,心裏松了口氣:自己數學固然不大好,但要弄明白蘇氏父子的一年俸祿的俸祿有多少,這樣簡單的加法乘法總不會做不明白吧?只是當她翻開了賬簿,一眼看去,卻頓時傻了眼,仔細再看了幾行,又聽於夫人分解了幾句,她的一個頭已經變得有三個大——

原來這時的官員壓根就沒有俸錢這一說,而是分割成了若幹項,每項又有若幹實物。以蘇定方為例,他的俸祿便包括:祿米每年三百石,因配備防閣三十二人,每日又要發常食料八盤,每盤包括細米二升二合,粳米八合,面二升四合,酒一升半,羊肉四分,醬四合,醋四合,瓜三顆,鹽、豉、蔥、姜、葵、韭、炭、木橦各若幹;此外還有職田六百畝,每年也能收幾百石的糧食,至於每年年底還有若幹彩帛、金銀器之類的賞賜,就更不用提。各種實物收入足足有二十多項,或按年發,或按日論,各有不同,而每季如木炭數目也有分別,唯一沒有看到的就是錢……琉璃簡直欲哭無淚,這是發俸祿麽?這分明就是玩人!

原先在安家時,琉璃也見過過石氏處理家務,但或許因為是胡商,往來都是以錢帛計算,琉璃倒也沒覺得有何難處,此時突然面對了這走實物交易路線的大唐官方風格,簡直是茫然無措。

好容易半天下來,琉璃才把各種東西收入算清楚了,也學會了看那復雜無比的賬本,自覺頭大如鬥。卻不知於夫人心裏已嘖嘖稱奇:她說一天算清,原是已是在難為琉璃,讓她更知艱難,還特意拿了一袋算籌過來,準備花上幾天工夫教會琉璃籌算,沒想到琉璃卻拿了支筆,塗塗抹抹了一些古怪的符號,有時算得居然比她這個用老了算籌的人還快一些!

到了第二日,於氏便一項一項告訴琉璃,每一樣東西以蘇府上下七十口人,大約每月要支出多少,有盈余的該如何處理,若不夠了又要從哪一項裏折合了去補,例如栗米一石可換五升鹽或五升醋,或是換一匹絹帛……琉璃聽到後來,頭昏眼花,忙磨了墨一項一項的先囫圇記下,回頭再琢磨。好在此時除了家用,奴仆們的支出不過是管吃管住管做幾身衣裳,倒也算是經濟實惠。難怪就是蘇府也養了六十多位奴仆。

饒是不用給下人發工錢,蘇府靠著蘇氏父子的俸祿卻還是不夠用的,蘇定方在家鄉始平有兩處莊子,而於夫人也有陪嫁的田地,這才能收支平衡。想到以蘇府這樣除了吃之外萬事不講究的人家都要田產貼補,琉璃更是明白,為何河東公府會死死攥著裴行儉家裏在洛陽的產業不放手了。

待把收支之事基本能算得清楚,於氏便又帶著她處理日常家務,什麽家務安排、人情來往、采購事宜、宴請待客等等諸多事務都是當著琉璃的面處理,又仔仔細細告知她為何要如此。

這些事情無不是細碎繁瑣,卻又不能出錯,例如宴請時座次的安排,在廳堂和亭閣裏宴請時尊位便全然不同,若是錯了,輕者是鬧笑話,重者就是結怨了……琉璃性子雖然還算細致,但生平最怕的就是這些,偏偏又知道避無可避,她不是大家閨秀,身邊沒有著忠心耿耿的婢女奶娘可以分憂,統共就一個阿霓,還是武家的家生奴婢。日後就算能買些識文斷字會算賬的奴仆,沒有一兩年的考驗,她又怎麽敢把這些事情交給他們?此時也只能在牢記之外處處留心,反復琢磨。

如此奮發拼搏了近一個月,琉璃才對家中的賬面出入終於能做到心中有數,親友來往禮數也能大致照顧周到,就是春社日幫著於夫人出面招待親眷,除了忙昏頭時說錯過一句話之外,別的都做得妥妥當當,只是整個人卻眼看著就瘦了一圈,於氏欣慰之余不免有些心疼,便想著二十日正是蘇家父子休沐,又是春暖花開的好日子,全家需好好出去玩上一趟才是。

到了二月十九這日,於夫人又拉著琉璃,讓她看自己如何分配車馬奴婢,準備吃食酒水,別的也就罷了,這蘇家光從庫房拉出來的高案寬凳、帷幕等物就裝了一車,到了晚間準備酒水吃食還要一車……這邊廂剛剛一切準備停當,有婢女卻急匆匆的奔了過來,“夫人,阿郎有事讓夫人趕緊回去。”

於夫人與琉璃相視一眼,都有些納罕,忙丟下這些一起往上房去,卻見平素笑容可掬的蘇定方臉色嚴正,在屋裏大步走來走去,蘇慶節神色激動的跟羅氏低聲說著什麽,羅氏卻低頭沉默不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