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第2/3頁)

這老貨也是個潑辣的,誰敢說就不中聽的,她就敢站在人家門前罵三天。尤其姚家有個做捕快的兒子,旁人再是不敢惹她。惹不起躲得起,久而久之明明是同一個巷子的住家,卻是沒人願意上姚家的門。

“我再跟你說一遍蘇慧娘,少來攀扯我燕姐兒,這事跟燕姐兒沒關系,燕姐兒一個姑娘家,怎麽可能會想到把你那妹妹騙到柳巷那種地方。我燕姐兒還要嫁人。下次再讓我聽見這話,我就讓成兒休了你!”李氏叉著腰罵道。

蕙娘被婆婆的無恥驚怒了,唰的一下站了起來:“不用你家休我,我自己走!”

李氏呵呵冷笑:“趕緊走,洪哥兒給我留下。我倒要看看就你那窮酸的爹,能養活一大家子人,還能養活你們兩個有違婦道的女兒。對了,還有那個來歷不明的野種!”

蕙娘氣得渾身直打顫,可從小的教養卻讓她做不出和人對罵廝打的事,更何況這還是她的婆婆,她男人的娘。

她抹了一把眼淚,扭身就去箱籠裏收拾東西,打算帶著妹妹小寶和洪哥兒回娘家去。這次男人若是再來求她,她是萬萬不會回來了,她就不信她帶著妹妹就不能在這世上存活。

就在這時,一個洪亮的男聲突然在門外響起。

“這是怎麽了?娘,你又幹什麽了?”

卻是蕙娘的男人姚成回來了。

姚成是晉州治下林雲縣縣衙的一名捕快,林家世代為吏役,這捕快的位置是姚老爹傳給他的。雖是身份低了些,但架不住是個吃皇糧的,且捕快歷來灰色收入多,所以姚家的家境還算不錯,不然當年蘇秀才也不會將大女兒嫁到姚家來。

蘇家雖有個秀才,但家境不好,蘇秀才在私塾坐館教書,每月只有二兩銀子,卻要養著家中數十口人。早先家裏人口少,日子過得緊湊了些,倒也將將能過。可自打蘇慧娘的哥哥蘇玉成成了親,又連著生了三個孩子,蘇家的日子就越發捉襟見肘起來。

當年蘇慧娘之所以會嫁到姚家,就是因為姚家給的聘禮在一幹提親人中是最多的,這些聘禮剛好可以給蘇玉成辦婚事。蘇慧娘本是不願嫁到姚家來,可架不住爹娘愁眉苦臉,大哥一大把年紀還沒成親,再加上和姚成相了一面,覺得這男人還算不錯,就嫁了過來。

成親後,姚成愛重妻子,為人體貼,小兩口恩恩愛愛,生活倒也幸福。唯獨有一件不美的事,那就是姚成的娘李氏是個不好相與的。

不過凡事都有姚成在前面頂著,蘇慧娘的日子過得倒也順心。再加上肚皮還算爭氣,嫁過來當年便生了姚家的大孫子,這去年又懷上一胎,誕了一個哥兒,在姚家的地位越發穩固。

李氏偶爾想作,看著兒子和孫子的份上,也都會忍一忍。

偏巧的是蘇家那邊,自打大嫂朱氏進了門,就成日裏在小姑子蘇瑤娘身上動心思。連番鬧了兩場事,越發不像話,蕙娘心疼妹妹,又想著娘家不寬裕,就將妹妹接到了身邊。

借口是讓妹妹幫忙帶外甥,反正以姚家的家境,多一個人吃飯也不算什麽。

對此,李氏是樂見其成的。

她歷來是個懶的,又嬌慣女兒,心想有個人來幫兒媳婦幹活也好。自打姚成當上了班頭,李氏就拽起官太太的架子,可架不住人眼皮子淺慣了,舍不得掏錢買丫頭,如今有個不要錢的丫頭侍候,不是正好。

而瑤娘來到姚家,為人勤快,裏裏外外都能幫一把手,著實給蕙娘分擔了不少家務。

按理說,這是兩全其美的好事,偏偏燕姐兒這丫頭壞了事。

燕姐兒乃是李氏的幼女,素來得其寵愛,十四五歲的丫頭成日裏任事不幹,性子還十分刁蠻任性。姚成做了快班的班頭,免不了有手下因公事來家中找他,這其中有個叫做陳安的捕快,長得俊秀斯文,一表人才的,若不說是個捕快,別人還只當他是個讀書人。

這陳安只來了兩趟,燕姐兒便偷偷地看上了他。

可誰曾想妾有意,郎無情。陳安之所以會屢屢來姚家,恰恰是在姚家見到了瑤娘,對其心生愛慕之意,才會借故前來。

而這件事不知怎麽被燕姐兒知道了。

燕姐兒人小心毒,從小接觸的就是捕快這一行當的事,三教九流裏的門道,她都清楚。便生了一計,將瑤娘騙去了良家女子不會涉足的柳巷,想借機壞了瑤娘的清譽。

悲劇由此而發生,瑤娘被不知名的強人壞了身子,才發生了之後的一切。

而姚家人之所以會清楚這其中的究竟,還是瑤娘發生了這事以後,姚成逼問燕姐兒,她自己說出來的。

不過她一口咬定了說只是戲弄戲弄瑤娘,並不是存心要害她。

可問題是誰相信呢?

燕姐兒有親娘李氏做靠山,不過是挨了幾頓斥罵這事便過了。蕙娘再生氣,總不能把小姑子吃了。她倒也氣得回了娘家,可姚成一再來求,又想著成日哭著要娘的明哥兒,蕙娘咬著牙還是回來了。